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ID:10431789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_第1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_第2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_第3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_第4页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语文七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型讲学时间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新授年级:初一科目:语文执笔:初一备课组郑雪梅姓名学习目标: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重点和难点:1.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2.说明的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3.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一、课前预习1、生字词(结合课文生词表以及课下注释整理后与同学交流)2、说明文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

2、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3、说明事物要抓住,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本文主要抓住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的特征。4、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说来,说明实体事物的特征按照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则大都采用顺序和顺序。本文中作者介绍纪念碑主要采用了顺序。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画图表等。试找出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6、读课文根据给出的层意划分课文结构。(写出段落)第一部分():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第二部

3、分():具体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第三部分():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三、导入新课,并完成预习。四、新课分析:1、自己分析题目2、读课文第一节,说说瞻仰纪念碑的心情是怎样的,纪念碑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第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阅读课文2、3节,纪念碑处于什么位置,周围环境如何?兴建哪一年?谁为它奠定基石的?它的规模如何,是什么质料构成的?4、阅读课文4、5节,了解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并说一说文章照录碑文的用意是什么?以及装饰有什么象征意义,

4、造型有什么特色?5、再次速读2~5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6、在平台前瞻仰,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7、思考: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的杂乱?8、文章那些部分是介绍大碑座的?是采用什么结构?先总写浮雕的、、。以及雕刻了英雄人物的数目、大小和各不相同的形象特点。9、阅读7~10节,这一

5、部分运用哪些表达方式,简要说明一下。10、想一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你是如何知道的?(用原文的一句话)并按文中的顺序简要说明浮雕的主要内容?11、研究课文,思考P92练习212、读课文11小节,它在文章结构和表达中心起到了什么作用?五、探究练习1、P97练习一2、P92练习三六、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用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抓住特征以说明为主有机插入叙述;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兼以逻辑顺序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和他

6、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七、课后作业:P92练习四后记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

7、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

8、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