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ID:10438238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_第1页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_第2页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_第3页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_第4页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_第5页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理论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理论又能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理论并指导更高级的实践,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本质的客观要求,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如此,一个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党组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环保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出发,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环境承载能力,以恢复和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

2、会发展相和谐为目标,积极探索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环保理论,努力谱写中国环境保护史上环保理论的新篇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及历史背景为了探索符合我国新时期特点的环保理论,指导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实践,1998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积极推动由“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为标志,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任何科学的理论都

3、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理论来源和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循环经济是科学的环保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为工业社会的环境危机敲响了警钟。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最终会使这艘小船内的有限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废物最终会使飞船内的有限空间完全污染,解

4、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用“循环经济”代替“单移式经济”,人类才能持续发展下去。第二,传统的环保理论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理论根源和土壤。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便应运而生。第三,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是循环经济产生的直接动力。实

5、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如何适应环境保护外界条件的变化,如何用有限的环境容量支撑国

6、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有的环保理论已经不能适用,必须建立新的理论。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循环经济产生的哲学基础。国家环保总局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对传统环保理论扬弃的基础上,以研究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以指导新的环境保护实践为目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推动,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理论,在对环境保护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理念及环境保护方法等方面,立足创新和发展,努力开拓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新境界。循环经济对传统环保理

7、论的扬弃纵观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漫长历史,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排放污染阶段。该阶段在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时,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发式经济过程。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以及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较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突出。但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的自净能力逐渐削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

8、机越来越突出。第二阶段,生产过程末端治理阶段。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人类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但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治理成本极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江河湖泊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