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

ID:10444022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_第1页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_第2页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_第3页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_第4页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从李约瑟难题的两个重要表述的翻译问题入手,在考察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总体评价和分析他的“近代科学”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难题中两个问题的原始含义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并由此探讨了难题的深层结构。文章认为,在难题中,前一问题包含中国科学理论比较落后;后一问题中的“近代科学”指称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其基本特征的理论科学,对这一点的忽视,是目前在难题的理解、转述和求解中存在误区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最后对难题应该更名的主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键词】李约瑟难题/问什么【正文

2、】现在.freeluchmoreefficientthanoccidentalinapplyinghumannaturalknoanneeds.([4],p.16;p.190)在作为征答论文而发表的这篇文章中,相应译文是:“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3],pp.818—819)显然,这段译文多出了“获取自然知识”这一信息,由此,P1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约瑟本来只是说中国文明在应用自然知识方面优于西方,现在却

3、变成在获取和应用两方面均优于西方的结论。我们推测,也许正是这段译文导致了前述国内的流行表述。后面我们会看到,由于P1本身是李约瑟长期考虑后所谨慎选取的一个表述,因而这段译文就确实有问题了。〔1〕在引用难题的另一表述时,学者们关注的多是SCC第一卷中那个长长的问句: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哈维、维萨留斯、格斯纳、牛顿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5],p.18,着重

4、号为原文所有)(Q,2)然而,在这个问句之前还有一段文字,与P,.freelarkablearrayofscientificinitiatives,outstandingtechnicalachievements,andspeculativeinsights.([6],p.19)大陆译本的相应译文是:“在这一部分的结尾,我们将会看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始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笔者的译文在主句结构上的变动主要是为了避免对“惊人的”一词的修辞范围产生歧义,这样变动是否合适可

5、以再商量。大陆译文中,状语的翻译似不太准确。依原文,与“thispart”相对应的是SCC的第三——六卷,因而主句所说的那些贡献仅在“这一部分的结尾”“处”不能“看到”,但可以“在这一部分结束”“时”看到(通过回顾前面的所有内容)。上面所说不是我们关注的要点。我们要强调的是,“speculative”不能译作“善于思考的”,只能译作“思辨的”。“speculative”由动词“speculate”变形而来。后者的意思是:致力于一种研究、思考,以对某一事物的性质、原因等形成理论性或猜测性的看法。([9],

6、p.1102)它与同类词(包括think)的区别在于:它虽然暗含推理过程,但强调或者前提靠不住,或者材料不足,因而常常把一种假定的或理论的特征附于其结论上。([10],p.822)所以,它应当是“思辨”的意思。事实上,人们正是把“speculativephilosophy”译作“思辨哲学”。P,2中肯定的三个方面也是李约瑟感受最深的,其中“思辨的洞察力”尤其准确地表述了他心目中中国自然哲学的特点。李约瑟经常把中国哲学和希腊哲学相提并论,认为两者都能够“推测”(译文如此)大自然。在作这种表达时,对“推测”

7、一义所选的词,多是“speculate”。例如,在P,2的前面,在谈到编写计划的第二部分时,他还说到:“他们(中国人)在较早时期至少是和希腊人一样善于推测大自然的法则的”。这里的“推测”就是“speculate”。在第二卷的导言中他也说了类似的话:“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思想相媲美,而且成为整个中国科学的基础”。这里的“推究”是名词,但仍然是“speculations”。如果我们再联系李约瑟对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观念的论述,我们就会看到,无论是道家的神秘主义、经验主义,还

8、是它的无为思想、静观方法,无论是阴阳五行的自然主义、有机论,还是它们象征的相互联系,直觉—联想模式,以及宇宙类比说,神秘主义的命理学,《易经》的概念库,等等,从思想方法上看,都无不带有思辨特征。([11],第十、十一章)因此我们认为,“思辨的”一词,是李约瑟深思熟虑的选择,而不是信手拈来之笔。对中国自然哲学这一特点的定位,在他那里,既是对中国所达到的高度的肯定,同时也把它和近代科学思想区别开来。因此,对李约瑟选用这个词的认识,与对他关于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