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

ID:10448074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_第3页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_第4页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思考论文..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推动赣州“三南”(即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这对“三南”来说,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更是重大的历史使命。“三南”各县应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举措,充分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圆满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发挥五大优势:“三南”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有利条件“三南”同处赣粤两

2、省边际南岭山区,其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基本类似,且“三南”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具备统一打造“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区位优势。“三南”地处江西最南端,与广东6县(市)接壤,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及规划建设中的大广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处于“泛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不仅是江西省对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还是内陆省份直达粤港澳的重要通道和“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腹地。二是资源优势。“三南”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具客家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全国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和

3、粤港休闲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以稀土、钨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质量优,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首批稀土国家规划矿区之一。三是产业优势。“三南”各县均建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形成了以稀土、钨精深加工和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轻纺、玩具、氟化工、精细化工、特钢、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优势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以及文化创新产业,产业集聚规模初步成形,具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辐射、转移和引进新技术的工业基础。四是农产品优势。“三南”地处山区,自古就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传统。近年来,以生猪养殖和果业、蔬菜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业

4、不断发展壮大,并规划建设了省级农业科技园,着力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从而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五是配套服务优势。“三南”境内口岸设施齐全,设有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加工贸易审批等机构,并开通了“龙南—盐田港”铁海联运,可便捷办理通关、报验、外汇开户、结兑汇、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业务。设在其境内的南昌海关办事处、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龙南办事处管辖周边6县,是目前中西部省份中唯一在县级设立的正处级海关、检验检疫机构。打造“一地四区”:“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功能定位综合考虑“三南”的区位、资源、基础条件和产业

5、特点等因素,可将“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定位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赣粤产业合作先行区、战略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试验区、先进制造业重要集聚区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一是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充分利用“三南”对接“珠三角”的前沿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对接发展战略,着力完善承接平台建设,创优投资环境,把“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成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增长极。二是打造赣粤产业合作先行区。充分发

6、挥“三南”地处“泛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三南”开展赣粤产业合作区建设试点,允许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领域先行先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措施,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新途径,为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三是打造战略资源综合高效利用试验区。充分发挥“三南”的稀土、钨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紧扣国家支持赣州建设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大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大力发展高端稀土、钨新材料及其应用产业和稀土综合回收利用产业,真正

7、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竞争优势和发展带动优势,把“三南”建设成为赣南矿业经济的新增长极。四是打造先进制造业重要集聚区。充分发挥“三南”现有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化工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工程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围绕赣州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充分发挥“三南”的农业产业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在继续做强生猪、脐橙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努力延长生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把“三南”建设成为面向

8、粤港澳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五是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