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

ID:10448897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_第1页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_第2页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_第3页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_第4页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与“历史意识”  一、元小说  元小说这一概念首见于美国作家威廉加斯的《小说与生活中的人物》(FictionandtheFiguresofLife,1970)。此后,评论界对元小说做出了种种不同的释义。加拿大评论家琳达哈琴将元小说定义为有关小说的小说也就是自身包含着评论自己叙述和/或语言身份的小说。与此类似,英国评论家帕特里夏沃认为:元小说这个术语指的是这样一种小说创作,它自觉地、系统地关注其作为人工制品的地位上,以此来对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出疑问。在她看来,元小说是一

2、个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内倾小说(introvertednovel)超小说(surfietion)自生小说(self-begettingnovel)寓言小说(fabulation)等不同的变体。至今,最被广为接受的概念当属戴维洛奇的定义。他在《小说的艺术》中指出: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虽然上述的种种定义各有侧重,但都有意或无意地揭示出元小说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自我指涉的基本特征。元小说总是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虚构存在,自觉地反思自身的语言结构、叙事过程和虚构

3、世界,故也被称为自我意识小说(self-consciousnovel)或自我反思小说(self-reflexivenovel)。但元小说并非全然的铁板一块。帕特里夏沃认为元小说有两种不同发展趋势:一种最终接受了实际存在的真实世界,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完全由语言的关系而构成;另一种则暗示我们永远无法逃脱语言的牢笼,对此我们要么深感绝望要么欣然从之。第一种元小说在重新语境化中建立起与外部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第二种则脱离物质世界,拒绝现实主义的模仿,把世界看作一种纯粹语言符号的构建。  琳达哈琴对此持有类

4、似的观点。她分别用自恋的小说(narcissisticnovel)和编史元小说(histo-riographicmetafiction)指称两种不同类型的元小说:前者主要基于反身性的向内指涉,强调文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再现;而后者是一种根植于历史、社会、现实等外部世界的自反模式,既强调自我意识又悖论地彰显了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基于以上种种理论观点,我们认为自我意识是元小说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凸显出元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和理念。但元小说并非全然地追求语言虚构,还有一种元小说既有自我指涉又有对现实、

5、历史的向外指涉,从而兼具了自我意识和历史、现实意识。  二、自我意识  何谓元小说的自我意识简而言之就是小说对自身虚构本质和人工制品的意识。加斯认为: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的思考和反省,使小说获得了不断反思、调整的机会,于是小说就产生了一种能动的自我意识。因而,元小说关注小说形式的自我探索,将小说的创作和批评相互结合,有意暴露小说的虚构性和虚构过程。事实上,元小说的创作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元小说这一写作模式和理论探讨兴起之前,传统小说中就已经有元小说自我意识

6、的身影。  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正是在对中世纪骑士传奇的滑稽模仿中反省自己的讲述方式。18世纪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的《项狄传》则通过对自己的创作发表评论,有意暴露出小说的创作痕迹。即使在19世纪现实主义盛行的时期,所谓的真实模仿也没有全然遮蔽自我意识的现象。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老古玩店》和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都通过小说的叙述者直接向读者讲话,呈现其自身的虚构性。概而言之,元小说的自我意识像小说自身的历史一样那么久远,是一切小说中固有的倾向或功能。在帕特里夏沃看来,

7、元小说的自我意识主要集中于框架分析(analysisofframe)、游戏意识、现实的人为建构性三个层面上。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开始,人们意识到历史世界和艺术作品等万事万物都是通过结构或框架被组织和理解的。所谓的框架指的是一种建构、构造、结构。对小说而言,框架主要体现在其形式结构和成规惯例上。因此,元小说通过各种手段打破传统的结构形式和创作成规,既要唤起人们对框架的意识,又要模糊和解构框架,以此说明带有框架的和无框架的之间并无最终的区别。在形式上,元小说彰显框架的手段主要有故事套故事,人物阅读或进

8、入自己的虚构生活、矛盾的情景等。而元小说主要借助倒置、介入、评论话语、随意性的开端和结尾等方法颠覆文学常规,解构框架。帕特里夏沃认为元小说最重要的解构方法是使框架展示和框架突破交替出现,也就是通过不易觉察的框架建构一个幻象,再通过持续的揭露打破框架。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气球》(TheBalloon,1968)正是在小说文本的形式背后隐藏了一个批评文本,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学文本和批评文本的框架限制。作为虚构的文学文本,《气球》并无太多的故事情节,而是将焦点聚集在人们对气球的不同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