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ID:10449903

大小:90.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6

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饱受凌辱的时代,形势迫使中国吸收先进文明。直到本世纪,中国人才开始用比较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重新研究自己的古史,但最初尚无断代史的概念。中国古史绵长,史料丰富,非任何个人所能贯通,因而很快形成了各断代史的分支。大约直到二三十年代,方才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宋史研究。本世纪的上半期,大致可作为近代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是中国近代宋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学问渊博,在20—40年代,先后发表论文二三十篇,涉及宋代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

2、、科技等。宋史研究的不少课题是由他发轫的。例如《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宋太宗继统考实》、《北宋的土地分配和社会骚动》、《宋代南北社会之差异》、《沈括编年事辑》、《燕肃著作事迹考》、《顺昌战胜破贼录疏证》等文,至今仍有相当参考价值。可惜他逝世过早,未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  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在本世纪上半期都已发表了论着,学术大师钱穆也从事宋代经学史等研究。由于他们的研究工作持续到本世纪下半期,为便于叙述,留待后面再作介绍。  陶希圣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倡导

3、者,他在主办的《食货》杂志中也撰写了若干涉及宋代经济的论文。全汉升吸收西方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资本论》的论述,在研究宋代经济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论文先后编成《中国经济史论丛》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两部论文集,涉及了宋代农业、商业、行会、市场、货币、物价、漕运、经济重心南移、城市、海外贸易、寺院经济等诸多问题,是近代的宋代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到本世纪下半期,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了明清经济史。  聂崇岐学问广博,他的宋史论文都是很见功力的佳作,后来编成《宋史丛考》一书。其中如《宋役法述》、《论宋太祖

4、收兵权》、《宋词科考》、《宋史地理志考异》、《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等都是其代表作。聂崇岐逝世较早,他后来转入中国古代官制的研究。  朱希祖着有《杨么事迹考证》、《伪齐录校补》、《伪楚录辑补》等,张须着有《通鉴学》,李埏着有《北宋楮币起源考》、《宋代四川交子兑界考》、《宋代交子发展史》等,吴天墀着有《烛影斧声传疑》,都有相当学术价值。对王安石变法的讨论,成为近代宋史研究的一大热门,梁启超和柯昌颐都着有《王安石评传》,对此次变法持肯定意见,柯昌颐一书的内容较为丰富。主要从事辽史研究的傅乐焕对宋辽关系等作

5、了深入研究,他的论着已收入《辽史丛考》一书。  有些著名学者虽非专治宋史,但也有若干重要论着传世。王国维是近代学术大师,他对宋代文化有独到研究,如《五代两宋监本考》、《两浙古刊本考》、《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摩尼教流行中国考》、《宋代的金石学》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以《古史辨》创导史学思想解放运动的顾颉刚着有《郑樵著述考》、《郑樵传》、《郑樵年谱》等。陈垣着有《通鉴胡注表微》,对《资治通鉴》的胡三省注作了透彻的论析,也表现了作者本人的爱国精神。其他如《书全谢山〈通鉴分修诸子考〉

6、后》、《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等,也都是重要论文。余嘉锡撰有《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和《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对民间流传很广的《水浒》和杨业的历史作了考证。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的张政烺在40年代着有《宋四川安抚制置副使知重庆府彭大雅事辑》、50年代着有《宋江考》,都是很见功力的佳作。方志专家朱士嘉着有《宋元方志考》、《临安三志考》、《宋临安三志版本考》等。治魏晋南北朝史的缪越对宋代诗词造诣颇深,撰有《论词》、《论宋诗》等。中外关系史专家张星烺着有《中世纪泉州情况》、《宋初华僧往印求经的经过》等

7、。古代科技史专家李俨着有《宋杨辉算数考》,王振铎着有《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制》。张须候的《通鉴学》,是近人第一部系统研究《资治通鉴》的专着。  总的说来,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间,不少前辈学者在艰难的国运中,筚路蓝缕,开创了独立的近代宋史研究,我们不能忘却他们的功绩。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开创期的研究,还处于分散、零星的阶段,缺乏系统性,无论就深度和广度而言,都留有很大余地,而有待于后人继踵。断代史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入,不能不与史料的丰富程度有极大的关系。中国古代史料绝大部分集中在宋、明、清三代,宋史研

8、究的扩大和深入余地虽然大不如清史,却远胜于前朝史。现实生活的发展,也会使史学家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二、本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大陆宋史研究  本世纪下半期,中国大陆和港台学者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从事宋史研究。为便于介绍,本文采取分节叙述的办法。  中国大陆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大约十五六年间,宋史研究有一定成绩,但总的说来,不算景气,为宋史研究支撑门面的,还是邓广铭、陈乐素、张家驹等少数知名学者,新人不多,与其他断代史研究相比,处于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