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

ID:10451776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_第1页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_第2页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_第3页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_第4页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论文.freelesticandinternationalresearchonclusterrisk,itisshortoftheanalysisofclusteringriskapplyingthefunctionisstillblank.Basedonthis,thispaperthinksthatstructuralvariableshaveimpactonthe等在波特基础上以北欧的无线通讯工具集群为例研究了技术生命周期如何使得区域集群发展面临崩溃危险(Disruption)(B

2、entDalum等,2002);(3)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区域产品周期理论(RegionalProductCycle),他据此论述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性风险(StructuralRisk)———一个区域过于依赖一个产业集群的长期后果(随着某个产业或产品走向衰退,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4)在TichyG研究基础上,O.M.Fritz等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CyclicalRisk)(O.M.Fritz等,1998)。萨克森宁(Saxeni

3、an,1994)通过实证比较研究了地理位置接近、技术相似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认为区域社会文化、制度、工业体系差异等因素是硅谷地区企业网络蒸蒸日上,而128公路地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马库森(Markusen,1995)认为集群会因不断提高的专业化而逐渐变成一个封闭系统,最终导致必要的信息无法进入集群而使集群僵化、失去活力。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开始关注集群风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1)仇保兴在《小产业集群研究》中用信息经济学中“柠檬市场”模型来解释浙江永康保温杯市场存在的过度竞争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他将

4、产业集群发展的陷阱归结为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2)蔡宁等(2003)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性风险,同时分析了网络性风险与周期性和结构性风险之间的相互增强机制。(3)吴晓波等(2003)借鉴植物学术语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探讨了“自稔性”集群风险与周期性和结构性风险之间的联系。“自稔性”集群风险是周期性风险或结构性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而周期性风险或结构性风险则往往导致集群的最终衰败。(4)朱瑞博(2004)认为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化解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斩断内生性风险和外生性风险相互耦合的联系机制,将会从

5、根本上阻止外生性风险的发生。上述研究对于认识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一定意义,为进一步研究产业集群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囿于传统的经济学范式,他们主要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工具,从宏观上审视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风险问题,或者局限于产业集群中单个要素(如技术生命周期)的研究,缺乏对集群风险的数量刻画、集群风险的衡量指标、集群正常发展的数量标准、风险识别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实际上,集群中企业间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本质特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其内部网络具有紧密联系,但这种网络关系也是一把双刃剑(Harrison,19

6、94),网络力量基础的脆弱性(或不稳定性)可能破坏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集群企业网络的系统结构是集群保持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内在根据,也是集群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时空方面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强调系统的结构并从结构角度分析系统的功能正是复杂网络的研究思路,所不同的是这些抽象出来的真实网络的拓扑结构性质不同于以前研究的网络,且节点众多,故称其为复杂网络(plexan,2002)。相比与聚集程度高,联结稠密的网络结构,聚集程度低、联结稀疏的网络结构在收集新信息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相比于聚集程度大的网络

7、结构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和弹性。一个聚集程度低的集群网络内,结点之间的联结更多的倾向于弱纽带。弱纽带作为结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相比于强纽带更可能成为本地网络与远距离那些具有新的独特的信息结点的联结桥梁,有利于外界信息的流入。在环境变化较为剧烈的条件下,弱纽带相比与强纽带更有利于创新的产生。集群网络的抗风险能力除与网络的开放性及弹性等性质密切相关以外,网络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播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从知识、信息的交流传播角度来说,聚集程度表明了交流传播的广度,而平均路径长度则代表了交流传播的速度与深度。较短的平均距离意味

8、着从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的“路程”很近,这使得有关市场及技术信息、知识可以在群内企业中得到迅速的传播,这为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在一个平均路径长度较大的集群网络中,成员之间各类信息的传播则需要经过较多的结点和较长的路径,整个网络对外界变化信息的反映就会显得较为迟钝。即使变化信息为群内某些主体所察觉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