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

ID:10452077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_第1页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_第2页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_第3页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_第4页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摘要:园林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是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等方面的要求和需要。从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德令哈;现状;问题;对策园林城市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园林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园林城市建设是发展民族文化特色、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增多的要求和需要。“园林城市”是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国家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指出..毕业,园林城市就是要:“保护城市依托的自然山川地貌,搞好大环境的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形成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本文立足德令哈实际,从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为使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一、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的基

3、本现状2000年以来,德令哈市以规划为基础,以项目为龙头,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内在动力为保证,多方投入,逐步推进,相继建成22条城市主(次)干道。中心广场、体育广场、垃圾处理场及公园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加快了城市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乌兰路、柴达木路、格尔木路、天峻路、都兰路、纬四路、战前路(七横)为横线,以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黄河路、长江路、祁连路、昆仑路(六纵)为纵线的“七横六纵”的道路框架。截至目前,完成详细规划编制面积约443.99公顷,市区详细规划编制覆盖率达37%。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建成道路总长62.48公里,建成

4、道路面积13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30.9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9平方米;供水管网达到143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5%;排水管网达到42.81公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29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19.08%;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4.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20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19.1%;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3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按照建设“西部园林城市”的要求,以“一街一树种、一街一特色”为目标,以城市道路、广场、庭院绿化为重点,扎实推进园林绿化和林业五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春秋两季共投入资金2340万元

5、,完成了黄河北路、站前路等15条新建道路绿化和梨园路、格尔木东路等17条道路补栽任务,组织实施了东山三角花园、河东派出所南绿地2处新建街头和庆华广场、中心广场等6处公共绿地绿化工程以及83个机关单位庭院绿化工作,绿化总面积1033亩,新增绿地265亩,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85%以上,是历年来绿化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完成了退耕还林(草)任务0.4万亩,荒山造林种草8万亩,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950亩,经济林4420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植补栽1.2万亩,高效林营造800亩,低效林改造700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造林2200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9.59万亩。二、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面临

6、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德令哈园林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新的成效,但也面对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势必会严重制约德令哈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一)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十五”期间,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德令哈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但随着国债资金的淡出和国债项目的减少,“十一五”期间争取国家投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受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资源储备的制约,吸纳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保持投资持续增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已成为制约“十一五”发展

7、的一个重大问题。德令哈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草场退化,沙化问题突出,水资源紧缺,资源存量不足,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已日益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力不强。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洁净、舒适、安全、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建设和示范园区建设;搞好城镇污水、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