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ID:10452378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_第1页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_第2页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_第3页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_第4页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措施1职业危害现状当前全国工业企业中,职业危害最严重的粉尘危害,其次是有毒物质的危害,第三是物理因素的危害。1.1粉尘危害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累计尘肺病人为524759例,已死亡率34674例,病死率为25.7%,尚存390085例;疑似尘肺病245845例,占尘肺累积病例的46.8%;煤工尘肺209239例,占39.9%,其它类型尘肺69675例,占13.3%。1980~1987年,尘肺新病例每年递增20000例,1987年以后,新病例增加数有所下降(据统计分析,

2、下降原因主要是基层收集数据覆盖面不全和实际参加职业病体检人数减少),但仍以8000~9000人/年的速度呈恶性增长趋势。粉尘危害在乡镇企业尤为突出。我国现有乡镇企业2203万家,从业人员12981万,其中15%的工人接触粉尘作业。目前乡镇企业虽未到达尘肺病的高发期,但粉尘危害的严重情况已经暴露。更为令人担忧的是,50年代的国有企业中曾经出现过、现在已基本控制住的某些恶性职业危害,又在乡镇企业中重现。如小煤矿和石粉厂中发生的快速型矽肺,石棉加工业中石棉肺合并肺癌等。据专家预测,乡镇企业的尘肺病在今后几年将会进行高

3、发期,形势十分严峻。1.2毒物危害我国工业生产中觉的大宗毒物约有56种,其中患职业病后不易治愈或易造成死亡的有15种。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我国共检出职业中毒2370例,其中急性职业中毒854例,占36.04%;慢性职业中毒1516例,占63.96%;因职业中毒死亡率29人。造成慢性中毒的化学毒物约30余种,其中铅及其化合物占50.7%(768例),其次苯占14.4%(218例)和三硝基甲苯占13.3%(201例)。可以看出,铅和苯仍是造成慢性职业中毒的主要化学毒物。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物质约40种。死亡例数

4、最多的病种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约占死亡例数的38.0%。可见,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一直是严惩威胁工人健康和生命的两种化学毒物。1.3物理因素危害在各种物理因素危害中,当前主要危害是高温、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激光和放射性射线等。据冶金系统统计,该系统因物理因素累计致病4739人,累计死亡40人,其中因高温致病449人,占9.47%;因噪声致病3929人,占82.91%,死亡11人;因振动致病95人,占2%,死亡2人;因放射线致病80人,占1.69%,死亡6人;因其它物理因素致病186人,占3.93%,死亡21人

5、,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新技术的使用,因物理因素而导致的职业病将日趋严重。1.4职业病和职业肿瘤发病情况1996年全国各类职业病病种构成情况:(1)尘肺61.8%(2)六类职业病20.4%(3)急性中毒6.4%(4)慢性中毒11.4%在6类职业病中,职业性眼病、耳鼻喉疾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职业性皮肤病,且1996年比1995年明显升高,见表1。4916种职业致癌因素中,有色金属工业就有4种,即镍、镉、砷、铬,有色系统自1989年以来,每年对解除尘、毒工人患肿瘤情况进行登记(截至1995年职业肿瘤情况见表2),在

6、肿瘤死亡中以肺癌死亡最为突出。在近7年的职业肿瘤和肺癌死亡率中,中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职业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而且多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如果近期内不能采取有力措施,我国的职业危害状况将会更加严重。职业病不仅使数以万计的工人损害健康,丧失生命。给劳动者和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而且还极大地破坏生产力,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职业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年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5%左右。预计到2000年,我国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损失将达94亿元,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和至少为469亿元,全国由于

7、职业病导致的总损失将超过1000亿元。2职业危害严重的原因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防治职业危害的工作十分重视,劳动部门、产业部门、厂矿企业都做了许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到目前为止,职业危害严重、职业病居高不下的局面始终得不到根本的改变,究其原因,有决策和导向方面的问题,也有认识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1)法制不健全,立法工作长期滞后;(2)监察体制不健全,监察工作力度不大;(3)防治职业危害资金投入不足且不到位;(4)急功近利,未能正确处理生产、效益和防治的关系;(5)在明确工作重

8、点、突出治本措施方面有失误;(6)对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的宣传教育重视不够;(7)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水平低,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落后。503防治职业危害的对策措施3.1加快劳动安全卫生法制建设,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九五”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转变职能、转换机制、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