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

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

ID:10454261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_第1页
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蛰池塘养殖技术论文.freelaesculenta,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是大型食用水母之一。因其经济价值很高.freel以上。1.2温、盐适应范围水温适应范围15~32℃,最适20~24℃;盐度适应范围8~32,最适为18~26;ph值7.6~8.5。1.3清池肥水冬季冻晒池塘,清除池底杂物。放苗前1个月进行整修、肥水,杀灭野杂鱼、蟹类等主要敌害。蓄水后全池均匀泼洒发酵有机肥60kg/亩~120kg/亩,也可用氮磷比为10:1的氮肥和磷肥(尿素、碳碳铵、过磷酸钙等)。7~15d后池水透明度达30cm~

2、50cm时,接种轮虫或卤虫等。1.4设置网带网栏在0.5m水深处,用海蛰苗不易通过的纱网或大眼网绕池设置网带。网带用插入池底的竹竿或木棍支撑,上端穿结塑料绳,下端埋入池底,网顶端要高出水面3cm~4cm,网带要挺立牢固。设置网带不可留有死角或网兜,以免海蛰进入使其活动受限而影响生长。为防敌害侵入,在池塘进水闸门周围用40~60目的筛绢网设置网栏。网带、网栏每月要进行清刷一次,以使水流畅通。2苗种2.1苗种的选择选择体态较好,游姿舒展,个体活跃,大小均匀的个体。一般选择伞径1.5cm以上,活力强、色呈浅红色或金黄色的苗种。2.2苗种运输苗种

3、出池前3h停止投饵。运输根据路途的远近而定,使用塑料袋充氧和泡沫箱外包装运输较为方便和安全。短途运输充氧量占体积的50%,伞经1.5cm幼海蛰运输密度为1000头/L;长途运输充氧量占其体积的60%,密度约为800头/L。跨远距离或空运可加冰降温,一般24h成活率在95%以上。2.3放苗时间山东沿海放苗时间一般为5月份,放苗水温在20℃左右。选择气象状况好的天气进行,有大风和寒流天气要暂停进苗。放苗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打开袋口置于池水中,适当加池塘水适应15~20min后放入池水中。水温不超过±3℃,盐度不超过±5。有条件把苗种运到池塘中间

4、均匀缓慢放入池内。2.4放苗密度单养500~600尾/亩,混养200~300尾/亩。如果有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生物饵料培养池并能按时供给,可适当提高投放密度。3饵料海蛰在海中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食量大。摄食活动昼夜不断,一次饱食后4~5h被消化。以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计,个体日摄食量为伞径20mm时0.6万个,70mm为10万个,110mm为26万个,230mm为290多万个。海蛰生长异常迅速,体重3mg的蝶状体幼体,经2个月生长,可达10kg以上,增重300多万倍。其生长速度与水体中的饵料生物密度密切相关。3.1培养养殖水体天然生物饵料池

5、塘施用有机肥料,必须充分发酵分解。施入池塘后很快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较快地繁殖浮游动物。养殖中视水质、透明度及生物量的多少,每半月左右,追加一次有机肥或无机肥,以提高天然生物饵料丰度。3.2设立生物饵料培养池培养以轮虫或卤虫无节幼体为主的浮游动物,补充养成池内天然饵料的不足,海蛰养成池与生物饵料培养池面积为1:1~1:2。4养成管理4.1前期管理幼蛰入池后约10d不换水,10d后每天向池塘注水,每次注水达池塘水体的10%~20%。进排水水流要缓,防止防逃网对海蛰造成伤害。4.2中期管理中期进入雨季,天气、海况变化比较大,此时换水要注意外海

6、海况,条件不好不要换水。有淡水注入的池塘,要注意雨季淡水的注入量,防止温度、盐度大幅度变化对海蛰造成伤害,尽量把盐度控制在最适范围;加强巡池,早晚海蛰易起浮时观察生长情况。每天换完水后进行投喂;水位要逐渐加深到1.5m以上,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cm~40㎝左右,水色保持在茶褐色、褐绿色或黄绿色。4.3后期管理海蛰在适宜环境中生长60d后,体重可生长到5kg以上,达到上市商品规格,这时可用手操网捕获海蛰,捕获时先捕够规格的,小的存池继续生长,5kg以上的海蛰食量十分惊人,若养殖池塘中饵料不丰富最好起捕。海蛰摄食量不足,

7、不但不生长,反而会退缩,有些养殖业户养到3~4kg后,过一段时间发现海蛰消失,饵料不足就是原因之一。因此养殖海蛰的起捕时机要视养殖池塘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免造成损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