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ID:10459432

大小:90.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_第1页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_第2页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侯瑶(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赊销的产物,赊销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了销售额,但另一方面延迟了企业的现金收回时间,增加账款的催收费用,产生一定的坏账损失,如果对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不严,已发生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有可能形成更大的损失。本文针对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应收账款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内部人员的信用审批权限、收帐政策,建立客户信用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应收账款

2、;信用管理;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3)03-93-03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等款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其作用可以使企业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然而赊销的风险,相信每个企业都有或大或小的经验和教训。赊销实际上就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现金收入而把产品转化为现金的这个时间跨度人为的拉长,这在客观上割裂了资金转化为产品、产品再转化为资金的链条,使得企业资金周

3、转放慢,经营成本加大。由于时间跨度拉长,在收回现金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发生,使得发生坏账的机率增多,形成损失,使得企业赊销产生的效益抵减赊销增加的成本和坏账损失后的效益减少,甚至不足以抵减而形成损失。企业管理者唯有事先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方能确保把失误和风险降至最低。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一、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一)观念陈旧,对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还停留在部门的范畴目前有很多的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还仅限于销售部门或财务部门,甚至认为,应收账款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产生,理应由企业的销售部门进行管理,其他部门与销售无

4、直接关系,必然不适合参加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使得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仅仅存在于一个部门的范畴,不能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难以调动企业的其他力量参与管理,造成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合理性大大降低。(二)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调查不够对应收账款对象的信用调查是确定客户信用额度的前提条件,对应收账款的对象事前调查不够或未进行,也就不能比较准确的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当前有的企业对应收账款给予很高的重视,但对应收账款对象的事前信用调查却重视不够甚至使信用调查流于形式,使应收账款在形成之初就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虽然在后期应收账款的管理上给于很大的重视,但没有将应收账

5、款的风险在源头上给予控制,形成事倍功半的结果。(三)信用政策制定的不完善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或者制定的信用政策不合理,在对客户的发放信用时就会存在随意性,或高或低,不应该发放的信用发放了,就会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面临风险,形成坏账机率大大增加,应该发放的信用没有发放,就会使得企业的销售受到影响,失去原有的合作伙伴,企业面临运营困难。(四)应收账款信用审批制度未建立或控制不严建立了合理的信用政策而没有建立信用审批制度或者信用审批控制不严,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每个企业都处在大的经济环境之中,会有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真假信息难辨,企业如果不建立信用审批制度

6、或者建立该制度却控制不严,就会使客户的一些虚假信息影响其信用额度的大小,各级客户信用资料的复核人员或者审批人员把关不严或者复核和审批流于形式,影响客户信用额度的不良信息就会流入企业,就会造成客户信用资料失真,进而影响客户信用的评价,使应收账款在发生之初,就存在潜在的风险,最后可能导致坏账的发生,形成资金风险。(五)应收账款发生后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或跟踪每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资金、经营、销售等都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应收账款发生后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和跟踪就成了重点。仅仅依赖于对象的事前信用评级并不能保证应收账款可以到期收回。应收账款发生后没有进行积

7、极有效的管理或跟踪也就不能时刻获得该应收账款所处的风险级别和收回的可能性。如果企业对应收账款放任不管,不仅会形成大量的坏账,还可能丧失应收账款债权的保全,丧失收回应收账款的最后一点可能。二、加强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对策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信用管理落后的状况,应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建立健全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一套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的信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业务流程和方法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缺少对信用决策业务的领导和控制;

8、第二,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