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

ID:1046183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_第1页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_第2页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_第3页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_第4页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论文..毕业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利益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3种类型,分析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探讨了农村社会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占有我国总人口中很大的比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各类农村社会组织,因其数量庞大、类型繁多、活动领域广泛,已经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充分发

2、挥这些农村社会组织的作用..毕业,必将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1、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类型农村社会组织是指在乡村范围内活动的,主要由农民组织和参加,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为目的的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组织。它秉承非政府组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的宗旨。“非政府组织”又可称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和“社团组织”等。我国现行法规和官方文本中则使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概念。《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3、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基金会统称为“社会组织”,在此采用官方称谓,而没有沿用学界传统的“农村非政府组织”概念。我国农村社会组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齐全,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笔者主要将其分为以下3类。1.1合作杜为代表的经济性农村社会组织目前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包括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经济联合体四大门类十几种形式。这些社会组织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市场化水平,帮助一些农民

4、实现了脱贫致富。1.2社会性的农村社会组织这类农村社会组织以提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为主要职能,它们包括各种农村服务组织、教育文化组织、宗教组织等,如老年协会、扶贫协会、红白喜事理事协会、合作医疗组织等。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作为公共产品的替代物,在农村和谐社会发育及完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3政治性的农村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主要目标和功能是在政治上代表农民利益,通过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使国家相关立法和政府决策对农民的利益更加有利,或者至少不至于损害农民利益,如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民维权组织和一些学者提倡的“农会

5、”。但是,这类组织的建立没有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目前在我国农村还是少数。2、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它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关乎农村的稳定与否,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2.1农民利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农业向工业提供了6000亿元的资本积累,这相当于1982年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即使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工农业之间不平等的发展依然影响着城乡收人关系,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差别的日益扩大。无

6、论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人,农村获得的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在户籍、社会保障、税收、教育、就业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从城乡居民收人这一关键指标来看,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0.8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为4760.6元,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为3.31。而据世界银行的资料,一般国家的城乡收人比在1.5以下,很少超过2.0。这种城乡二元分离体制造成的城乡差距会使一些农民产生“相对剥夺感”,长久必将削弱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合

7、法性基础,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农民利益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分散化的小农缺乏可以有力代表自己的利益团体,无法为自身争取应有的权益。2.2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缺失利益表达是政治系统获得支持的主要源泉,对政治稳定具有保障作用。我国现行利益表达制度从形式上看有很多渠道,但实际上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表达渠道为核心的单通道的利益表达方式,负荷能力不强。此外,最应能起到农民与政权沟通的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为农民代表数量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其作用。信访制度作为一个比较直接而且独特的渠道却因其并非

8、实权部门,而不能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职能部门的工作。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机构,农民所能参与的公共资源分配层次很低,而且其日益异化为乡镇政府代理人而削弱了自治功效。同时,现行的利益表达制度化程度不高,对利益表达主体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很多农民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渠道。在一些情况下,只有通过私人关系等非正式甚至非制度化的渠道才能表达自己合理的利益。加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致使我国利益表达比例城市高于农村,团体高于个体,农民个体利益表达的主观水平和客观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