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ID:10463158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_第1页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_第2页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_第3页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_第4页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晋江模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讨论文关键词: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晋江模式 论文摘要:在新近出炉的2009中国百强县排名中,晋江市以相对稳定A级位居第五,由此足见晋江市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所带来的软硬实力,然而,随着这种发展步伐而来的是若干的函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尚未健全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文章基于实证角度对晋江市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进行探讨,首先走访了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等部门,以及梅岭街道许膺社区等失地较多的乡镇与行政村,并对晋江市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最后作了分析和思考。

2、党中央、国务院,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中央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尽快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福建省政府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大量的调研后,于2008年2月出台了《关于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闽政办[2008]28号文件”规定失地农

3、民养老保障区分不同年龄段,分别实施老年养老保障和老年养老补助两种形式,老年养老保障采取个人账户积累式,老年养老补助采取统筹模式,在资金来源方面,由政府、村集体、个人三方分别按7000,1000,20%的比例共同筹集。2009年7月4日,福建省劳动保障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省劳动保障厅等单位联合编写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提纲》,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宣传和政策的阐释工作,使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人心。  1、晋江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主要特点  1.1密切结合晋江市实际情况国家和省对建立失地农

4、民养老保险制度多是原则性、指导性的规定,具体如何实施则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为此,晋江市认真考察学习其它试点城市的做法,并挑选了4个社区进行了调研和试点。在建立晋江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时,结合试点经验,在缴费标准、保障水平、政府资助、与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力、法的衔接等方面,设定了符合该市实际情况的处理意见。  1.2充分发挥政府补助的扶持和导向作用一方面,政府对最低缴费标准的补助力度达到10000,这会造成的一种情况是—随着缴费标准的提高,补助力度逐渐减弱;当然,绝对水平仍继续提高。从而不仅体现政府对经济

5、困难群体的扶持作用,又起到激励多缴费的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除根据个人缴费情况予以政府补助外,另外根据经济组织缴费情况进行补助,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与其他地方的办法相比,这一处理方式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性。  1.3融合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最新成果虽然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模式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同,但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晋江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融合借鉴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做法,在制定相关规定如基本养老金计发月数的确定,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人员的处理办法等时体现各种办法之间的公平性,构建统一的

6、互转平台,实现各办法间的平稳衔接。  1.4“即征即保”机制确保被征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本办法实施后新征地的失地农民,办法规定:征地主体必须按第三档以上的缴费标准、将缴纳15年养老保险费所需费用(含参保人、经济组织缴费和政府资助)一次性预存人劳动保障部门开设的“收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过渡户”,劳动保障部门待预存资金到账后开具证明,国土资源部门再审批征地。“即征即保”机制的建立,充分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满足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的内在要求。  l.5建立城乡保障办法的衔接通道新出台的条例规定了职工基本养

7、老保险办法、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衔接的处理意见,实现各种办法之间的无缝衔接。这将有利于促进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到城镇企业就业、参保,也将有利于促进失地农民办理农转居手续,促进晋江市城镇化的发展。  2、晋江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的主要做法2007年,福建省晋江市召开了失地养老人员动员大会,市领导小组挑选了灵源街道小布林社区、梅岭街道许膺社区、池店镇溪头村和青阳街道湖光西路改造片等4个村(社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由于宣传较为到位,在这一批的试点单位中,许多村树立了典型。比如青阳街道湖光西路改造片将参保费用(集体负担部分

8、和个人缴费部分的40%~60%)列入成本改造,并结合拆迁工作同步进行,有825人办理了参保;梅岭街道许膺社区结合土地招、拍、挂时,为该社区失地人员做好养老保险,有318人提出参保申请,309人办理缴费手续,参保率达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