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

ID:10465675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6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_第1页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_第2页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_第3页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_第4页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jtj29498sm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条文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条文说明修订说明本规范根据交通部原基建管理司基技字[1997]275号文修订。主编单位为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参加单位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总结了80年代以来斜坡码头和浮码头设计和施工的经验,补充了一些较成熟的新经验和新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几易其稿,于1998年6月完成了送审稿。为便于使用者

2、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规范的条文,在修订规范条文的同时,编写了条文说明。本规范各章及附录的编写人员如下:第1章左肖明第2章王小萍雷承德李鑫生左肖明第3章逄世汉附录A雷承德附录B左肖明附录C雷承德附录D逄世汉雷承德本规范总校人员:仉伯强李永恒雷承德王小萍李鑫生左肖明 本规范于1998年11月通过部审,1998年12月28日发布,1999年6月1日实施。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7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2设计 2.1一般规定 2.2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 2.3斜坡码头

3、 2.4浮码头 2.5钢引桥及升降架 2.6趸船及系留设施 3施工 3.2水下开挖 3.3回填和抛石 3.4水下基床整平 3.5倒滤层和面层的施工 3.6钢筋混凝土构件制作3.7构件安装3.8桩的制作及桩基施工3.9钢引桥及钢撑杆制作与安装3.10趸船定位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7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条文说明1总则1.0.1阐明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斜坡码头是以岸坡上建造的固定斜坡道结构作为载体,供货物装卸运输、旅客或车辆上下的码头。不同水位时,船舶停泊的平面位置随水位变化相应移动

4、。浮码头是以趸船或浮式起重机与引桥作为载体,供货物装卸运输、旅客和车辆上下的码头。不同水位时,靠泊于码头的船舶平面位置基本不变,仅随水位变化作垂直升降。1.0.2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3对斜坡码头及浮码头适用的工艺类型作了规定。1.0.4规定了选择斜坡码头及浮码头结构型式应考虑的因素和分析比较确定的方法。1.0.5根据经验指出斜坡码头及浮码头施工应充分考虑水文、气象等特点,避免中途停工。2设计2.1一般规定2.1.3横向荷载是计算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桥结构的重要荷载,特别是梁跨度较大、桥墩较高时

5、,更应注意水流力等横向荷载的作用。2.1.5确定架空斜坡道和固定引桥的搁置长度时需注意支座承压力是否满足要求和支座安装尺寸是否匹配。2.1.6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工程实践总结归纳得出的。2.1.7~2.1.10码头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规定了应考虑车道分流、防冰、防浪和防台风的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2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2.2.1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92)按作用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分类,以便确定作用的概率模型。2.2.2由

6、于结构在使用、施工或维修期间,环境条件均不相同,受力类型和大小不同,破坏时影响大小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状况进行设计。本条按《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92)的规定,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出现概率的高低,将结构分为持久,短暂和偶然三种设计状况。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7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4-98条文说明持久设计状况,是贯穿结构整个使用期(预期使用寿命)的;短暂设计状况,是指施工期、维修期等确定的短暂使用状况;偶然设计状况,一般指遭受设防地震或其它罕遇作用等的状

7、况。2.3斜坡码头2.3.1趸船、移动引桥和坡顶挡土墙是根据装卸工艺方案的需要设置。斜坡重件码头的拖拉道、汽渡码头等通常不设趸船和移动引桥。2.3.2地形条件是决定斜坡码头结构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岸坡平顺,稍加修坡即能形成码头坡道时,通常采用实体式较为经济。岸坡较陡而成凹形时采用架空式可使水流通畅,减少淤积。2.3.3缆车道坡度最好陡于1:5。由于坡度越缓,运距越长,造成缆车移动不便,所以缓于1:8时需考虑其他运输方式。普通带式输送机坡度是考虑保证物料不在胶带上滚落和胶带不发生“飞车”现象而规定的。重

8、件拖拉道坡度据调查不宜陡于1:8。汽车道坡度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制定。2.3.4变坡缆车道的坡差角和凹形坚曲线半径是根据实践经验,并考虑装卸工艺的要求和保证缆车运行稳定等因素确定的。2.3.6纵轨枕间设横撑和横轨枕间设长轨枕或其他联系构件是为了加强轨枕整体性和保持轨道中心距离不变。纵轨枕端部局部加宽和下设垫板或端横梁,可以保持接头处沉降一致,且减小沉降。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