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

ID:10466184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_第1页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_第2页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_第3页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_第4页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论文.freelonin还增加了有关营销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知识隐性特征和转移的预期容易度之间一个负相关的关系,他总结说:知识的隐性特征对知识转移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2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机会主义障碍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包括机会主义的利己行为。因而考虑到利己因素,尤其是当单个人想通过个人积累的知识获得价值时,会产生两个动机对知识转移产生不利的影响。①个体具有挪用知识的动机。一个简单的悖论使得激励受到不利的影响:知识被公布之前,知识的价值对于知识潜在的接收者来说是不可知的;而一旦价值被公布,潜在的接收者就无需为此付

2、费,还能以零边际成本重新出售知识。因而,吸纳别人的知识并从中获取价值而不需付费这种动机给出售知识带来不利的影响。尽管产权和合同会有一些保护作用,但是感知限制使得合同保护难以确定,起草起来代价昂贵。因此知识交换上的机会主义阻碍了参与者转移知识,知识也就不会存在于那些发现知识最有价值的人手里。相反,利己主义使得参与者储存自己的知识将其融入可出售的产品中,这种行为导致一种萃取知识价值的机制。因而,如果一个参与者的知识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知识进行组合而被公开,这时共享知识是必要的,缺乏保护措施就不会简单地发生了。②个体具有积聚知识的动机。个体不仅有储藏知识的动机,

3、还有塑造知识发展的动机。生产以及管理过程本身产生的新的知识对于大量不同的应用是有利的。参与者们更乐于看到寻求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因为这样的措施有利于他们个人获得更多的价值。如果一个组织更多地依赖于某个参与者所拥有的知识,那么该参与者在获取更大的价值时就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参与者有这样的动机,即从战略上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式,以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或者辅助知识的分量,而同时又阻碍了知识的共享。结果是,如没有组织上的补救,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歪曲,在合适的选择之间产生冲突,更通常的情况是导致知识共享活动的缺乏,而只有知识共享才能使问题得到

4、合适的解决。2内在激励及其与外在激励的相互拥挤效应如果做某件事情是为了满足某人的即刻需要,则激励是内在的。内在激励是由于自身的缘故而有价值,并表现为自我持续。内在激励可以被活动流程指引,完成一个自我定义的目标。例如爬山,或者个人和社会认同的义务。理想的内在激励系统在于工作内容本身,对于员工来说是满足和实现。组织行为学强调内在激励,这个方法在组织激励理论中有很长的历史,也被交易成本理论的批评者提出来,心理契约的文献也提出来过。如果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是相互独立和相加的关系,公司可以根据他们相对的优势和劣势来管理。将内在和外在激励分离,对应地要将劳动心理(关注

5、内在激励)和经济心理(关注外在激励)分割。然而,大量严谨的心理学实验强烈地反映出存在内在激励的前提下两种类型的激励之间会交换,即拥挤效应(crouss提出的关于献血的事情。对献血者提供报酬会打击献血者的内在积极性。在提供血液的国家里,为血液付费很可能会减少总供应量。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瑞士中部社区的调查中,过半的回应者(50.8%)同意将一个核废料库建在自己的社区。而当提供补偿时(以经济方式),接受水平跌至24.6%。Kelman观察到在特定条件下,当人们察觉到对环境污染的惩罚是可控的,人们由于内在原因而保护环境的动机就减弱了。再如,当客人用象征性的礼物(如

6、一束鲜花)来表达对主人辛苦的感激时,主人的内在激励被提升了,而如果客人用金钱作为礼物,主人的内在激励则受到打击。挤进效应的调查非常少,但是它至少被一个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所支持。对瑞士26个民主制度发展程度不同县的调查分析显示:民主制度发展比较好的县的居民其赋税的内在积极性比那些参与权利低的县要高。民主制度发展好的县被更多地告知并且感觉被公平对待,相应地他们逃税的倾向要小。3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建议把企业视作一组市场来运作,意味着根据员工的边际生产率来给付报酬,对外在激励的依赖要胜于内在激励。理想的外在激励系统是严格地按照绩效来付

7、报酬。但是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在需要高内在激励的情况下各种严格根据绩效支付报酬的外在激励往往会产生许多非效率行为。而内在激励对于克服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认知障碍与机会主义障碍以促进隐性知识转移更有优势作用。3.1内在激励有利于克服隐性知识转移的认知障碍,从而促进隐性知识转移受到外在激励的员工倾向于做一些无意义的已经做过的重复性工作。另外,经验研究显示当人们被监督的时候,学习的速度和概念理解会减少。因而,受到外在激励的员工相比较于受到内在激励的员工来说,由于受处罚的压力而导致低的学习水平和完成工作表面化。而隐性知识转移常常与团队的创新工作相伴,其复杂性和难

8、度使得参与者认为完成任务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挑战。这时对参与者兴趣的引导、满足其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