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ID:10469032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_第1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_第2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_第3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_第4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一、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到2000年底为止,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498台容量达2990.6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25,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3.25%。年供热量120437万百万千焦。比上年增长10.58%。1998年新装了一些大型供热机组,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由1997年的1.28万千瓦/台增加到1998年的3.53万千瓦/台。1999年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又增至3.578万千/台,而2000年受当时情况的影响,热电机组增加仅174.7万千瓦,新增机组平均单台容量又降为1.84万

2、千瓦/台。2001年由于国家有关领导部门联合公布了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的新文件-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热电联产装机台数与容量予计将有较大发展。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天津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瓦大型抽汽冷疑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

3、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工矿企业也逐步认识到热电联产的优势,积极建设自备热电站。全国热电机组的发展与单机6000千瓦火电机组和热电机组装机情况见下表: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有八座热源厂,有供热管网328公里。供热面积4349万平米,供应蒸汽105个工业用户897t/h,大小热力站1015个。已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建有集中供热设施,占42.18%,供热管道43748公里,其中蒸汽管道7963公里,热水管道35785公

4、里,2000年底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蒸汽75439吨/时,热水97475兆瓦/时。供热量:蒸汽23951吨/年,热水83454百万千焦/年。2000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110766万平米。目前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6411万平米。集中热化率已达34.6%。在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采暖过度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2%,民用建筑占59.76%,其它占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主,如北京市民用建筑为72.66%

5、,河北省为66.54%,辽宁省为67.5%,山东省为51.97%。(2)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采暖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均已有集中供热,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61.72%,江苏为53.35%,安徽为39.55%。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1)热力管道直埋敷设方式逐年增长到1995年,直埋敷设长度已达9251公里,占总长度的29%。近几年新建热水管道大部分采用直埋敷设。(2)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已制订国家行业标准,适用热介质温度低于或等于150°C,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500mm的钢制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予制保温直埋热

6、水管道。蒸气直埋铺设已在20余个城市中敷设数百公里,最大管径为DN700,正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今年将提出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3)直埋敷设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4)地沟敷设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5)架空敷设排名为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市。近十年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平均每年增加8300万平米。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新动向1.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有相应条文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

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电力工业“十五”规划》中均提出:“……进一步调整电源结构,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鼓励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发电。”《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技术:“多联供技术。重点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及热能梯级利用技术,推广热、电、冷联供和热、电、煤气三联供等多联供技术。”2000年8月22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批准下文《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全面系统提出发展热电联产的政策性

8、技术措施、对发展热电联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