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

ID:10470443

大小:6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6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_第1页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_第2页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_第3页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_第4页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后冷战时期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前景论文..毕业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现代史上中俄两国的关系充满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种种曲折。苏联曾经同时支持中共和国民党这两个在国内政治战场上撕杀的对手;当毛泽东满怀革命成功的豪气拜访苏共兄弟时,他却被冷落在莫斯科郊区的客宅,而久久进不了克里姆林宫;紧接着苏共与中共的“蜜月”的,却是牵动整个国际共运的翻脸相向,最后双方甚至走上战场、动刀动枪;为了应付苏联这个昔日盟友、今日仇敌..毕业,中共反而与美国这个宿敌牵

2、起了手;中苏关系刚刚正常化就被划上了句号,而变成了中俄、中国哈萨克、中国乌克兰等一大堆不知该如何勾画的老缘分新关系。突然,中俄这两个国家又都转入一场各自历史上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一种“把鱼汤还原成鱼”的转变,而这种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并无任何理论可以预见其结果。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全世界的中、俄问题观察家常常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国家两三年以后之事,而在两国的演变各自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分析两国关系的前景,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要讨论中国和前苏联领土上诸国的关系,首先就涉及到一个对象问题:讨论中国与谁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分别对中国与“独联体”各成员

3、国的关系逐一分析,而且事实上,中国—俄国、中国—乌克兰、中国—哈萨克、中国—塔吉克斯坦等等关系的重要性也差别极大,有的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已经无足轻重。而“独联体”在国家间交往中又实际上不是一个实体,很难成为一个单独的完整的分析对象。所以,本文选择中俄关系为讨论对象。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地位,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以及前苏联和各国签订的种种协议和条约等,又是“独联体”国家内居主导地位的大国,它与中国的关系最为重要。后冷战时期的中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从全球性战略关系的演变来看中俄关系的发展,从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改革各自的进程及其互动来分析两

4、国关系,以及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之相互影响来考察两国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各自侧重不同的层面,第一个方面侧重政府间外交关系;第二个方面侧重政治家及党派的交往,以及两国国内政治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第三个方面侧重中俄接壤地区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民间的往来。一、中俄两国的战略与外交关系1978年,当邓小平登上中国的最高权力位置之后,他改变了毛泽东建立的以反对苏联为中心的对外战略关系,而建立了一种在美苏之间保持等距离、扩大对日对欧交往、突出经济合作的战略关系,获得了相当大的外交主动权和成功。从中国方面来说,这一战略至今没有重大改变。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标志着冷冻

5、多年的中苏关系转入正常化。这个访问是戈氏外交政策中的一环,目的在于设法把中国从密切的美中关系中稍微往外拉出来一点。可是,由于1989年的北京事件,中美关系突然逆转,美国社会对北京事件的强烈批评使得布什政府不得不把美中关系降温。戈氏访华的外交效果立刻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过去六年来,中国—苏联以及后来的中国—俄国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演变。苏联(俄国)国内发生的一连串重大变化,是中俄两国关系相应变动的主要原因。继戈巴乔夫推动苏联的政治改革之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世界的两极格局结束,中国在美苏对抗的格局中游刃自如的情势也一去不复返了。几年来,中俄两国一直在致力于重建

6、它们的战略关系。那么,俄国会不会向西方“一面倒”,使得中国遭到某种程度的孤立?或者相反,中俄可不可能重新建立紧密的联盟,来与西方世界抗衡?如果两者都不是,两国之间将会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关系呢?中俄两国的外交关系无疑为这种战略关系所左右。1994年9月2日,江泽民对俄国进行了四天访问,这是自毛泽东五十年代访苏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苏。从这样的标准官式友好访问中,能够解读出来的关于双方战略关系的信息并不多。如果分析两国关系的背景,一个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俄两国今天的关系与什么有关?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曾经亲密无间,也曾经大打出手,其中既有现实利益的争夺,也有意识形态的冲

7、突。中共曾经实行过以意识形态划分敌友的外交政策。现在,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达到了五十年代以来最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在两国关系上扮演什么角色呢?在毛泽东时代,中苏两国关系的摩擦与中苏两党关系的恶化相互影响,两党在争夺国际共运主导权的冲突中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意识形态论战,各自宣称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互相指责对方是假社会主义,结果双方外交关系中也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今天的中俄两国,在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意识形态上,距离极大,但情形却与过去截然不同。目前,中共仍然坚持一党独治,把世界各国的民主制度、包括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