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

ID:10471062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_第1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_第2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_第3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_第4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论文解京明,王迎松,张颖,鲁宁,曹锦,张漾杰'【摘要】[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方法]2004年7月~2006年4月,在前期尸体标本操作的基础上,C型臂引导下采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5例。常规后路.freelm,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下方3mm处为进钉点,球磨去皮质。2mm手钻开路并探子确认,保持与上终板平行并40°~45°内倾角。不攻丝置入3.5mm皮质骨螺钉。[结果]除1枚C4螺钉未能成功外,共计置入C3~7下颈椎椎弓根螺钉86枚,平均螺钉长度(26±1

2、.6)mm,CT下各钉内倾角度平均值37.9°±5.4°。术中2枚(2.9%)在开路时发生钉道活动性出血。术后CT示椎弓根壁损伤6枚(8.8%)。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对安全,置钉成功的关键是手感。【关键词】颈椎;椎弓根钉;手术治疗与胸、腰椎椎弓根钉固定类似,颈椎椎弓根可提供坚强的稳定性。下颈椎椎弓根在解剖学上具特殊性,较胸腰椎明显偏细,且一旦在置钉过程中损伤与其毗邻的颈脊髓、椎动脉或神经根,均会带来严重后果。自1994年Abumi等[1]首次报道临床运用颈椎椎弓根钉技术以来,国内外文献有限

3、,且缺乏对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的报道。本文总结本科自2004年7月~2006年4月,C型臂引导下采用C3~7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5例86枚钉,着重讨论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43.6岁。颈椎骨折或并脱位9例,先天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4例,颈椎先天畸形1例,前路术后相邻节段滑脱1例;创伤患者中Frankel分级A级2例、C级3例、E级4例。所有患者术前摄颈椎正侧位和双侧斜位片,对疑有颈椎不稳定的患者加摄屈伸位动力位片,拟固定节段椎弓根部3mmCT加密平扫

4、。常规MRI扫描了解椎间盘及神经损伤情况。1.2治疗方式9例颈椎骨折/脱位,包括2例陈旧性下颈椎脱位,后路一期予复位,双侧椎弓根钉及钢板固定,1例合并Jefferson骨折予Cervifix联合枕颈固定;4例椎管狭窄予后路锚定法单开门减压;1例颈椎先天畸形后路矫形以钉棒系统重建稳定性;1例继发于前路融合的相邻节段滑脱以后路多节段钉棒固定。各节段螺钉分布见表1。表1各钉分布及内倾角(略)1.3置钉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取俯卧位,颈略屈置于头架。后正中切口,自C2水平沿至拟固定目标节段下1个棘突。显露侧块至其外侧缘,辨清上关

5、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上缘。选择侧块外缘内5mm,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下方3mm为球磨去皮质的中心点。5mm球磨钻去侧块皮质,深度约4~5mm,形成5mm直径骨孔(骨孔边缘上距上关节突基底下1~2mm,外距侧块外侧缘2~3mm)。根据CT扫描,决定靶椎内倾角40°~45°,用2mm手钻自孔底探找颈椎椎弓根开口。当手钻探找到椎弓根开口时,再次复习影像学资料和各项解剖指标,确认手钻探找的颈椎椎弓根开口与之相吻合后,保持手钻40°~45°内倾角并平行于上终板前进;手钻前进过程中手感非常重要,必须要能够感觉到手钻底及四周均位于颈椎椎弓根

6、内的松质骨中,手钻在前进中必须要能感知到“吃”松质骨的感觉,手钻上述的2种感觉必须要同时存在。手钻每前进2mm,椎弓根探子(自制1mm克氏针)小心探察底及四壁,确认底及四壁均为骨时,说明手钻位于颈椎椎弓根内;深度不要超过26mm。注意循开路方向,不攻丝置入3.5mm皮质骨螺钉,长度26~28mm。螺钉拧入26mm,退钉后再次以探子确认。置钉结束后,后路去皮质,自体髂骨或异体松质骨植骨。记录术中不良事件。1.4术后处理常规颈围固定8~12周。术后第2d即可坐位或下床。术后复查颈椎正侧位和双侧斜位,1mmCT扫描椎弓根。术后C

7、T如提示椎弓根各壁皮质被螺钉穿破,或螺钉直接进入椎管或椎弓脉孔,则视为椎弓根壁损伤。2结果除1枚C4螺钉未能成功外,共计置入C3~7下颈椎椎弓根螺钉86枚,均采用3.5mm直径皮质骨钛螺钉(图1~2)。C1、2螺钉不计入统计。平均螺钉长度(26±1.6)mm,CT下各钉内倾角度平均值见表1。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无加重。术中2枚(2.9%)在开路时发生钉道活动性出血。术后CT示椎弓根壁损伤6枚(8.8%),其中外侧5枚,下壁1枚,无内侧损伤。术后无1例发生缺血性脑病表现,术后无1例发生与置钉相对应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无1

8、例发生脑脊液漏。3讨论3.1进钉点选择将各颈椎侧块平均划分为4个象限,各椎体入钉点都位于外上象限。作者选择入钉点仍主要依靠解剖学骨性表面标志,首先确认目标椎的侧块外侧缘和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因侧块内缘与椎板的分界较模糊,术中判断侧块中点可能存在误差,而仅以外缘作为参考标志增加了准确性;只要暴露上关节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