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

ID:10473041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_第1页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_第2页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_第3页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_第4页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列宁晚期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论文..毕业论文摘要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掌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在领导俄共(布)夺取和执掌政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到列宁晚期,其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日臻成熟,主要有: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论文关键词列宁晚期党内民主思想工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内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所应当具有的一个根本属性。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夺取和执掌政权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理论,尤其在其晚年(1921年3月-列宁逝世)更是对如何促进党内民主问题进行了重大思考。一、保障党员的民主

2、权利(一)“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来处理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当家作主..毕业,对党内决策享有平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是列宁对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列宁在建党之初就主张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民主地参与党内事务,但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党员的民主权力未能得到真正的保障,特别是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战斗命令制的工作方法,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决策权破坏殆尽。进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和平建设时期,普通党员参与党的决策是实现党内民主的迫切要求。(二)重大问题应交由全体党员讨论列宁认为,要保障党员对党内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重大问题必须预先交由全体党员讨论、征求全体党员的意见。1

3、921年召开的俄共(布)十大决议也强调指出:党的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全党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争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俄共中央还专门出版了《争论专页》,让全体党员自由、民主地讨论有关党的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策略、战略问题。可见,列宁和作为执政党的俄共(布)努力吸引广大党员民主参与党内事务,集思广益。(三)坚持党员平等地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全体党员不仅平等地享有对党内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且享有培训权、建议权、批评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质询权、监督权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允许享有特权,在党内一律平等,都以平等态度相待。俄共(布)领袖列宁可谓是党内民主坚定的捍卫者。1921年十

4、大时,列宁向党代表基谢廖夫对其使用“机关枪”一词提出的批评表示“十分抱歉”,“我郑重保证今后不再用这一类字眼来打比方”,列宁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党内民主精神。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一)确立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威完善党内民主,就要确立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威地位,因为党员通过代表大会能最直接地行使民主权利。党内民主的其他制度如选举制、任期制、监督制等等,都与代表大会制度息息相关。早在1903年7月列宁提交给党的二大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章程草案》中,就建议把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机关。大会讨论并采纳了这个建议,把它写进了党章。1905年4月召开的三大,直接把“党的最高机关是党

5、代表大会”作为新党章的第二条,再次表明了列宁对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原则的重视程度。(二)要定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早在1847年6月,共产主义同盟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通告信中就明确指出:必须重复召开在这里召开的代表大会。列宁作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了党代表大会年绘制的传统。俄共(布)执政后,列宁以身作,主持召开了七大到十二大共六次代表大会,实现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调动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推进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快了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三)此外,列宁还开创了党代表会议制,弥补了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不足党代表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于各省委员会、各民族地

6、区委员会,它的职权、规模要小于党代表大会。1921年3月党代表会议由原来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改为一年召开两次,到1922年8月决定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每年只召开一次,其主要讨论当时俄共(布)在党的代表大会休会期间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为两次代表大会起到桥梁和转折作用,并防止了中央委员会过渡集权。三、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民主从来都是与选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级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努力完善、实施党内选举制度。(一)党内选举必须坚持

7、普遍、直接、平等原则1.普遍选举。从下到上党的一切机构都实行普遍选举制,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党的所有领导成员、所有负责人员都必须经过选举才能产生,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列宁在1921年召开的“十大”上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中强调:全体党员都具有选举权,以任何方式、任何借口试图改变、左右或推翻选举人的意愿都是不允许的,选举人的意志必须在选举中充分体现。2.直接选举。直接选举与层级选举相比,前者更能体现广大党员的意愿,也更符合党内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