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

ID:1048152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_第1页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_第2页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论文 [摘要]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中,实现物流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物流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型、系统架构及业务流程。  [关键词]物流;rfid技术;业务流程      1.引言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在制造业商品总成本结构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10%左右,而物流费用占20%~40%,用于生产的时间约占10%,而用于物流过程的时间却占到90%。所以降低物流成本和缩短物流时间对企业降低总成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物流活动涉及多个外部企业,光靠企业自身是难以达到物

2、流总成本降低这一目标的,因此必须采用供应链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通过在供应链伙伴间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来有效地降低协同成本。本文把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系统,从而来实现整个供应链各伙伴间物流环节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    2.rfid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l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它利用无线电射频实现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目标识别与跟踪。pavld根本性地改善了物流操作,它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组成:  (1)epc编码标准。epc码是由版本号、域名管理者,对象分类、序列号组成的一组数字。其中域名管理是

3、描述与此eyc相关的生产厂商的信息;对象分类记录产品类型的信息;序列号唯一标识货品。  (2)epc标签。.epc标签由天线、集成电路、天线接口和底层四部分构成。epc标签有主动型、被动型和半主动型三种类型。主动型标签有一个电池,用来为标签中微芯片的电路运转提供能量,并向识读器发送信号;被动型标签没有电池,它从识读器获得电能;半主动型标签用一个电池为微芯片的运转提供电能,但是发送信号和接受信号时却是从识读器处获得能量。  (3)识读器。识读器使用多种方式与标签交互信息,近距离读取被动标签中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电感式耦合。只要贴近,盘绕识读器的天线与盘绕

4、标签的天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磁场。标签就是利用这个磁场发送电磁波给识读器。  (4)savant(神经网络软件)。每件产品都加上标签之后,在产品的流动过程中,识读器将不断收到一连串的产品电子编码,传送和管理这些数据,是由savant软件来实现的。savant包括多个模块,如事件管理系统(ems)、实时内存数据结构(ried)和任务管理系统(tms)。其中ems用于读取识读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平滑、协同和转发,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ried或数据库。ried是savant特有的一种存储容器,是一个优化的数据库,tms的功能是把由外部应用程序定制的任务转为sa

5、vant可执行的程序,写入任务进度表.savant支持的任务包括三种类型:一次性任务、循环任务和永久任务。程序模块通过两个接口与外界交互:识读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  (5)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namingservice,ons)。对象名解析朋务将epc码与相应商品信息进行匹配。当识读器读取epc标签的信息时,epc码就传递给了savant系统。savant系统再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利用ons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的位置。  (6)物理标记语言(physicalmarkuplanguage,pml)。epc码用来识别单个产品,而pml用来描述所有

6、关于产品的信息。除了描述不改变的产品信息(如物质成分)之外,pml还可以用来描述动态数据和时序数据。动态数据如食品的温度或机器震动的级别等。时序数据是指离散且间歇地变化的数据,如物品所处的地点等。这些数据都存储在pml服务器上。pml服务器由制造商维护,并且负责输入他所生产的所有商品的信息。      3.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通过设计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四类供应链成员间的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    3.1系统模型  系统利用网格对分布、异构、动态的计算资源进行集成,利用门户将供应链伙伴间不同系统、

7、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应用和服务集成到一个信息平台上,利用语义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信息表达的不规范统一到一个语义层次,从而为物流管理提供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及功能集成.系统是由多个agent形成松散耦合的网络体系。系统模型见图2。    agent通过装有rfid识读器的货架接收实时rfid数据,这些销售点的实际库存数据与预测产生的计划库存一并发送到早期预警agent。若产生低库存警告,将其通过agent送入补货计划模块,组织补货。    3.2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整体架构如图3,包括计划、执行、报表及业务智能。支持模块包括erp及d].北

8、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刁柏青,李学军,王建.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规划与设计[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