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

ID:10494507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_第1页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_第2页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_第3页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_第4页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彬县滨河大道景观带规划方案介绍前言水文化的景观主题,黄土地貌的景观文化特色。周秦历史题材的历史文化取向,自然和谐的景观生态系统。传承历史文化,歌颂现代生活。为社会创效益,为人民谋福利。1.立地背景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为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在咸阳市发展总体框架中处于“尾翼”位置,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区位优势相对明显。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彬县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距县城中心约一公里,

2、宽50米左右,长约6.5公里。位于陕西省第二大历史名河泾河之畔,并与之高低蜿蜒西行,毗邻泾河冲积滩涂(河滩地),与堤顶高差4-8米,其重要性显得格外重要。2.设计指导思想水乃生命之源,水拥有滋润万物的神气特性。自古以来,人们缘水而居,或耕或稼,繁衍生息,人类文明由此而始。在现代文明中,水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旅游业与水息息相关。水-人-自然-生态-和谐-文明,便成为这一设计指导思想的主轴线,依此设计思想,我们构思出这样的规划方案。3.宏观控制思想------一带三轴四面多结点一带:6.5公里长的

3、绿色生态景观带三轴:生态景观轴,历史文化轴,人性功能轴四面:四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文自然景观区域,分别为:姜塬广场、太王碑林、碧湖翠屿景区、公刘广场。多结点:沿绿带多个“以人为本”供游客和市民休闲游憩的功能性硬质景观区域。4、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4.1历史文化性原则9泾河历史悠久,东汉三国时即有此河,据《淮安府志》记载,明正统五年,修泾河坝,以通舟楫。早在新石器时代,彬县境内就有先民生息,3500年前,周祖公刘立国于豳,辟洪拓荒,教民稼穑,开创了泾河流域农业的先河。通过生态景观带大地景观氛围的营造,再现泾河和彬县

4、的历史文化风貌。4.2自然与城市文化结合原则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的园林景观的创造,既要有形式美(物体实质)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要深刻的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彬县城市形象,因此,绿地建设应与城市融合于一体。4.3“以人为本”的原则。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建成后,将成为市民户外游憩和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其绿化设计应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服务于市民,服务于城市。4.4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即“大绿”原则。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是彬县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园林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

5、具有较好生态防护功能的城市带状绿地。4.5管理方便原则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面积大而且狭长,绿地形成后管护量非常大,而且难度大,因此在绿化设计中,应选用管理粗放的植物,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尽量减少管护量。4.6统一多样原则统一多样是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泾河滨河大道生态景观带的绿化应形成整体统一和谐、局部变化多样的布局,避免因为景观单一而产生平淡单调的感觉,也要避免因变化太多而显得杂乱无章。4.7可持续性原则在绿地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物学习性和观赏习性,创造具

6、有持久性植物景观的绿地系统。不仅要求在一年四季中具有变化丰富的观赏效果,更要求这种景观效果能长时间的存在,成为结构稳定的绿地系统,使各种植物能够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5.整体规划构思结合生态景观轴,历史文化轴,人性功能轴三条轴线,我们对6.5公里的长带进行了颇为详尽和细致的规划构思。5.1、景观生态以景观为对象,以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思想为指导,创造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持续性,合理利用和最大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95.1.1、各路段的景观生态性各个路段结合景点进行配套绿化建设,并兼顾硬质小品的景观营

7、造,建立和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以当地易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展现乡土特色,并适当选用观花观叶植物,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景观质量,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5.1.2 、各结点的景观生态性各结点是连接各景观点、各景段的纽带,联合空间设计和视觉设计原理,构建开合有致的亲切空间,加强景观接点的诱人亲和力,结合花灌木和彩色叶树种,乔、灌、草合理搭配,实现一年四时有景,景色各异的季相动态变化。配合自然界蝴蝶、蜜蜂、蜻蜓等飞行或鸣叫昆虫营造自然界的和谐意境。5.1.3、各景区的景观生态性各景区构成整个风景园林的骨架,成

8、为整个景观带的景观重点,同时也是游客和市民最为集中的地段,其景观生态性的营造的重要性自不可言。我们打破了传统的绿地规划思想,让高新科技与乡土植物融合来实现各景区的景观生态性。例如先进的声响技术、照明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园林植物栽培技术来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效果,实现景区的景观生态性与社会性、艺术性的和谐与统一。5.2、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九九归一”,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