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浅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ID:10495123

大小:81.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师范大学课程论文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对策课程:产业组织理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学号:200912401113姓名:李思奇完成时间2010年6月文章摘要:2001年11月13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汽车业早过“不惑之年”,然而在十四年的入世艰难谈判中,竟以“幼稚产业”争取到5年的“保护期”。照我国的“入世”承诺,汽车关税将从2004年的34.2%最终降至2006年25%的底线,降税分三个阶段进行。自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将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并将进口正常汽车关税降

2、至30%。此举为的是给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桎梏中,已过“不惑之年”、仍属“幼稚产业”的汽车工业一个强身健体的过渡期。政府考虑的是中国汽车业年产值3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2000亿元,涉及千万人的就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决不能轻言放弃。三年的保护期已经过去,从2005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也即将面临真正的考验:认真总结中国汽车行业入世三年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我国的产业保护政策,也可为我国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诸多产业的全面开放提供参考性建议。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应肯定汽车产业在入世后

3、的巨大进步,同时也要分析面临的困难。关键词:汽车产业竞争现状未来发展一.前言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从两个角度来说,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宏观上,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厂商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竞争进一步激烈;微观上,企业面临不得不降价的处境,处在亏损的边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就一直在下调,这是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竞争,优化中国市场。在2004年底,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下调到了8.9。2006年7月1日,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到

4、25。这都是为了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中国早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近百家汽车企业的混乱局面,所以国家降低关税,就会下降国外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使得其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内企业的售价就会相对较高,使得其不得不退出市场,达到优化市场的效果。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了中国,搞起了合资,本质上就是以技术换市场。这里面有大众,标致,丰田,奔驰,宝马等公司。根据2000年的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97属于合资企业,而20多家国内企业仅仅占到了3的市场份额。可以说

5、,中国的汽车企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除此之外,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先后推出了关税下调预期,取消进口配额、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整车特征办法,落地征税政策,允许外商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等政策,这无疑对于中国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二.中国汽车市场现状的分析1.政府垄断性管理为扩大规模,2001年6月25日,国家经贸委公布了《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兼并重组,“集中扶持一汽、东风、上汽集团等优强企业尽快壮大实力。”在政策导向、资金、新产品审批等方面进一步向三大

6、集团倾斜。但由于旧体制项目审批、目录管理的种种限制,一批“行业外”汽车企业生产的轿车,如浙江吉利、江苏悦达等,尽管物美价廉有市场、尽管环保安全双双达标,在主管部门新近取代“目录”的“公告”中却榜上无名,新产品无法投产销售,充裕的民营资本难以进入长期缺血的汽车工业。另外,一些地方的汽车企业投入产出的效率效益,是靠地方保护主义来维持的。这种靠地方保护撑起来的汽车产业,牺牲的是汽车质量、售后服务,受伤的是汽车用户,而受害最重的,却是中国汽车产业本身。2.规模小,成本高据统计,我国2000年的汽车总产量为

7、200万辆,2003年的汽车产量为444.37万辆,同比增长83.25%,但这200多万辆来自10多个厂家。中国今天有130家政府审批的汽车厂,堪称世界之最,但重复建设严重,规模普遍偏小,平均每个厂的年产量只有1万多辆,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特点突出的产业,尽管中国汽车企业近年扩张较快,但与世界重要汽车公司相比,仍然偏小。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中国三大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加起来,还比不上美国戴·克公司一家的产量。虽然没有一定的规模,中国汽车业劳动力价格优势难以发挥,但中国汽车国内价格却

8、高得惊人。在劳动力成本上,尽管中国要比日本等国便宜80%,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一辆轿车要比国际平均成本高出两三成。其中,日常运营成本是国际平均水平的8倍,制造成本是国际的两倍,零部件采购成本比国际平均高出50%。3.技术落后,开发能力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已具备相当的技术开发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仍处在技术引进为主的创新过程中。首先是在我国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载货车和客车专用车领域,分别在高档和中高档产品的开发上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