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ID:1050177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_第1页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_第2页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_第3页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_第4页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摘要本文从数字技术的角度对新闻照片的真实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闻照片真实性    AbstractThepaperanalysestheobjectivitynees.  Keyesnewsphotosobjectivity    一段时间以来,以“虎照门”事件为代表的新闻照片打假热,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和网民的关注。在网民的质疑声中,中国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年度新闻记忆特别节目图片奖《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被曝光造假;获《人民摄影》2007年度新闻摄影比赛“非突发新闻”类金奖的《为什么不回家》,也因涉嫌造假被取消获奖

2、资格;2006年三月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被质疑为合成照,被取消了比赛和金奖获奖资格;2004年“华赛”“自然与环境保护新闻”类单幅金奖获奖照片《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也在事隔数年后被认定为假照片并被取消获奖资格。一时间,新闻照片造假打假现象蔚为大观,轰动一时。  新闻照片造假现象由来已久,国内国外均有。新闻照片造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捏造事实,制造“新闻现场”。如1958年为宣扬“大跃进”,夸张水稻高产,《人民画报》刊登的《欢跃在早稻“卫星”上》的照片以及最近的“周老虎”和湖南平江华南虎录像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二

3、是使用PS修改新闻照片。这是当今高科技时代制造假新闻照片的主要手段。?2003年4月1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刊发了其派驻伊拉克前线的摄影记者布莱恩·沃尔斯基从前线发回的一张新闻照片,照片记述了一名伊拉克男子怀抱着孩子从人群中试图前行,被一名持枪的英军士兵抬起手来制止住。然而,当这张足以角逐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被放大六倍后,却发现是一张电脑合成的假照片。  现代造假手段以利用ps技术居多。这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运用。过去也有把摄影暗室技术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的事例,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才能完成。数字技术则具有集成度高、通用性强的、易于组合和转化

4、等特点。它不仅能够通过电脑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只要掌握有关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图片进行加工甚至创作。  新闻照片造假现象,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严峻挑战。新闻工作者随意“加工”新闻照片现象的蔓延,使得社会各界及新闻受众对新闻照片真实性的“存疑”心理逐渐加重,新闻传媒的公众威信受到普遍影响。有人甚至预言,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会葬送新闻摄影事业。因此,新闻摄影如何适应数字时代发展,在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持新闻摄影的特性,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必须应对的问题。作为新闻从业者和管理者,则更应从维护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以

5、自觉和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便捷性的同时,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捍卫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一、提高媒体摄影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制造假新闻照片可能有多种动机,但主要是受名和利的驱动。正当的名和利,应当是建立在真实性之上,应当是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获得的。背离新闻工作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违反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所得到的名利虽然可能使人风光一时,但终究是难以蒙蔽一世,最终要受到社会的唾弃。因此,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遵循新闻摄影规律,维护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既是新闻摄影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新闻摄影

6、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基于这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以完全真实的图像去反映新闻事实,不能主观地对图像进行修改加工,更不能制造新闻图像。纵观世界各地新闻记者从业规定,不难看出,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都是十分明确而具体的。如美联社明确要求:我们的照片必须如实记录事实;香港摄影记者的《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第一条就规定:新闻摄影以纪录真实为首要任务,记者在新闻现场应据实拍摄,不得参与设计或导演新闻事件,作夸大和不实的报道;《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

7、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如果所有新闻工作者都能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把维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加以操守,那么,“周老虎”之类的假新闻就难以大行其道了。值得高兴的是2008年4月26日,在浙江兰溪长乐古村,来自浙江省20多家主要媒体的近30位摄影记者代表在“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自律公约”上签名承诺:新闻照片决不作假。但愿这一承诺落实在每个摄影记者的行动上,成为每个摄影工作者的座右铭和自觉行为。    二、规范新闻照片修改内容    以前对新闻摄影照片的修改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