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

ID:10502327

大小: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_第1页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_第2页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_第3页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奥数习题:综合行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行程问题知识点拔: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击、行船等应用题,行程问题变化多,所以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根据时间、速度、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相向、相背和同向运动的问题。1、相遇、相背问题: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2、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追及路程追及路程时间=速度差追及路程速度差=时间3、行船问题:船顺水速度=船静水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速度=船静水速度水流速度水流速度=(船顺水速度船逆水速度)2船静水速度=(船顺水速度+船逆水速度)2典例与实践:1、一艘轮船往返A、B两地,去时顺流

2、每小时行36千米,返回时逆流每小时行24千米,往返一次共用了15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A、B两地相距1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甲又行了8分钟到达B地,乙又走了18分钟到达A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4、狗和兔同时从A地跑向B地,狗跑3步的距离等于兔跑5步的距离,而狗跑2步的时间等于兔跑3步的时间。狗跑840步到达B地,

3、这时兔子还要跑多少步才能到达B地?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来时间提前1小时半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200千米后再提高车速的25%,则提前36分钟到达。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如果以原速度行驶40千米,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以提前40分钟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分针和时针每隔多少时间重合一次?一个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一昼夜重合几次?8、3点到4点之间,分针与时针在什么时刻重合?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

4、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

5、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

6、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

7、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

8、篇名为《将相和》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过程当中,不仅仅要讲解历史典故,更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气度与胸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习惯与德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现实生活与道德知识之间的有机桥梁,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最终构建和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三、强化课堂实践环节,唤醒学生道德意识在传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