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ID:1050799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与微之书》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微之书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古代文人书信格式,理解书信内容。2、体会作者心情,培养对友谊的珍视。3、通过课文研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4、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文言词汇。教学重点、难点以理解书信的内容为教学重点,通过自学和讨论突出重点。以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为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查字典,教师解释,字词训练突破。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重在学习过程;教师注意布置学习要求、指导方法,倡导学生独立运用工具书解决问题。课时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指导学习方法,布置自学任务,学生理解第一、二段。第二课时,理解其余部分,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报任安书》导入古代书

2、信的阅读鉴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认识书信在人与人沟通中的作用,面谈、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视频聊天等等与书面文字的区别,鼓励学生常写书信,给远方的亲人、老师、朋友。二、介绍关于古代书信的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代书信的别称:尺牍、简、笺、函、扎、尺素、鸿雁、双鲤。2、复习古代书信格式,开头称谓、常用词语,结尾。注意以下词语:启、缄、收悉、白、顿首、再拜、不具。三、学法指导,布置自学任务。1、教师指导学习方法,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古文。先注出生字词的读音,后阅读一遍,理解大意,再具体解释。提出疑难问题,讨论并请教老师。2、布置自学任务:参照注释,弄懂全文的大致意思。翻译第一、二段,

3、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四、学生自学,教师指导。五、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讨论,解疑。1、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2、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掌握情况,不当之处,其他学生争论。3、提出疑难问题,师生解决。六、作业:翻译“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倾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一段话。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提请学生读出自己翻译的内容,师生指正。注意以下字词:形骸无恙悉二、布置阅读其余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其余内容,提出难解字词句。

4、学生自学,讨论。三、解答疑难,解释字词。学生提出难解字词,师生解疑。四、师生共同翻译以下内容: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五、讨论教师提出论题:文中列举“三泰”,表明作者的心情很好,但有人说这恰恰表明作者贬低之苦,你是如何理解的?泰耶?苦耶?安慰友人耶?聊以自慰耶?反语耶?苦中作乐耶?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不必预设结论。

5、可以适当引导“你与朋友离别之后,书信中会写自己的苦恼还是快乐?”六、作业:给远方的人写一封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