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ID:1050974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_第1页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_第2页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_第3页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_第4页
资源描述: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论文关键词:绩效评价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战略管理  论文摘要:绩效评价是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地域分布及所有制结构不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演变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绩效评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传统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形成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与智力资本作用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

2、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通过经营绩效评价,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  绩效评价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绩效评价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是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一、西方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绩效评价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观察性评价、统计性绩效评价、财务性绩效评价、战略性绩效评价。  1、19世纪以前的观察

3、性评价。19世纪以前,原始的企业组织形式如手工作坊、贸易货栈等业主制逐步被近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制所代替,并逐渐成为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进行评价的意义不大,故评价以观察为主。  2、工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初的统计性绩效评价。随着英美等国公司法规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为了加强资本所有权控制和公司内部控制,加强绩效评价的需要大大增加。但这一时期的评价指标与财务统计均无必然联系,只是统计性的,如产量、产值等指标。  3、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性绩效评价。到了20世纪之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

4、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一步被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对企业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深化,新的理论、方法不断涌现。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罗斯提出了评价企业部门绩效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莫迪里亚尼和米勒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同期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971年,麦尔尼期发现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60年代以后,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20世纪80

5、年代以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绩效评价体系。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略性绩效评价。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向更加注重有机结合与互动影响评价方向发展。1992年,美国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发明了“平衡计分卡”,1991年Stewa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用来评价财务绩效,对企业绩效评价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亚洲国家和地区企业绩效评价的演变  1、韩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韩国国有企业在其工

6、业化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为扭转困难局面,韩国政府采取了强化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整政府同企业的管理关系的做法,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韩国政府于1983年12月发布了《政府投资机构管理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从1984年开始实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并为此制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形式上分为产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从性质上分为综合经营指标、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三类。指标权重大致按定量指标占60分,定性指标占40分进行分配。评价结果分为秀、优、美、良、可五个等级。  2、印度国有企业绩效

7、评价。印度国有企业的监管主要由政府国有企业局实施,该局每年对国有企业按协议条件进行一次考核。其考核指标中既有绝对指标,也有相对指标,即有生产指标,也有财务指标,除此之外,还要考核其是否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实现,是否增加了就业,是否促进了地区平衡发展等。在考核方法上鉴见了韩国国有企业办法,分5等进行奖罚。  3、台湾地区公营事业绩效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共事业发展较快,但经营发展不理想,甚至连年亏损。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台湾当局建立了公营事业绩效评价制度。一方面以盈亏为主要目标来衡量其绩效;一方面以社会效果的观点来衡量其社会绩效及执行政策的程

8、度。其评价内容包括业绩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