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

ID:10510429

大小:38.3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7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题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草原》(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

2、回味着草原的(          )。1、 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2、 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 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叹(     ) 柔美(     ) 奇丽(       )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

3、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空气(      )歌声(      ) 天空(     )草原(      )骏马(      )线条(      )三、课文传真《草原》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散文,通过(          )、(              )、(             )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最后,作者以(           

4、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草原》(二)15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5、        ),轻轻(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好风光,概括为小标题是(         )图。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         、         、         的特点。3、文段中“天底下”这一部分写了(         )、(         )、(               )、 (         )、(   

6、      )等事物,着重写的是(         )和(         )。4、“一碧千里”描写了(   ),“翠色欲流”描写了(   )。(选择序号填空) A.绿的程度    B.绿的形态     C.绿的范围5、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这句中看似在写(      )和(      ),实际上是写(                           ),突出了(               )。6、文中画“   ”的句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这句中把(        

7、) 比作(            ),用(           )比喻(       )。7、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      )和(      )的特点。8、(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的“这次”说明了(                             )。(2)“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的“一碧千里”说明(                    )。“茫茫”的意思是(     ),“而并不茫茫”是因为(                                      

8、       )。159、“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           )。10、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草原》(三)我们访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