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

ID:10519345

大小:7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07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_第1页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_第2页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_第3页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_第4页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坚持共享发展 推进民生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共享发展推进民生建设——学习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共莱州市委党校王秀燕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主要是通过推进民生建设来实施的。民生这个题目是个老题目。从古到今,所有的政权都在说要把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老百姓日子过得舒坦的时期。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都说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我们共产党更是如此。我们的党章里说的很清楚,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我们也是世界大国里面唯一在政府门口挂人民这个牌子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2、我们党尤其重视民生工作,把民生工作视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未来五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建议里面,对民生工作作出了新的具体的安排。今天,围绕“共享发展与推进民生建设”这个题目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加快推进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二、十三五期间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三、十三五期间民生建设的主要举措。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3/23。这

3、里面三个地方是新提法,一,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二,共建共享,先提共建再提共享,第三个重要的概念——更多的获得感,我们改善民生进行了很多年,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们老百姓没有获得感。这是五中全会中对民生这块新的提法,要想深刻理解这些新的提法,我们需要回到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去。一、加快推进民生建设的时代背景我们现在提的加快民生建设和过去的加快民生建设不一样,过去民生建设就是让更多的改革成果让老百姓共享,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而我们现在的民生建设要做到从有做到好,则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从头说起。(一)我国民生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78年以来

4、,我们中国改善民生的工作,不同时期的特征是不一样的。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2003),民生自动改善时期。这个时期,老百姓收入不断增加,住房问题、就业问题解决的越来越好,民生在自动改善,但是这段时间,国家对改善民生并没有倾聚多大的力量,它是自动改善的,甚至期间有很多的政策措施对改善民生是不利的。比如说,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有接受教育的义务,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义务给你钱,国家并没有配套资金跟上,医院,有些私有化,财政差额拨款,市场化经营,比如下岗失业、农民工长期低工资,等等,所以说,虽然民生在改善,当时政府对民生建设投入的并不多,看总

5、的指导思想就可以知道,“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23/23,主要看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说2003年以前,这段时间,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不断丰富,国力不断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在自发地改善。第二个阶段(2004年—2012年),民生的赶超式发展时期。这段时期是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主政时期。在这一阶段民生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农合、新农保、居民医保基本做到了全覆盖。这期间,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和谐社会,社会

6、政策集中出台的时期。温总理总理在英国访谈的时候,说,“我这十年,我值得骄傲的是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发展得非常好,13亿人口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有了,社会安全网建立起来了。这是我的政绩之一”。这段时间,政府在拼命地改善民生。以致于当时有一些人对政府工作提出质疑,整天搞改善民生,蛋糕还没做大就想着分了?其实他们认为做蛋糕和分蛋糕这两件事情是冲突的,他们不明白蛋糕分了之后可以做得更大。这段时期民生投入非常大,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把财政收入的70%投入到改善民生工作中,教育投入也很大,就业,拼命地推,收入增长也很快,以10%的速度增长。这十年是民生

7、赶超式发展时期。第三阶段(2012年以来),民生的质量提升阶段。十三五规划里提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这是我们党的文件里第一次提到人民生活质量问题。以前提水平,以前是没有,现在有了,有了之后就想做到好,就开始提“质量”23/23这个概念,将来五年、十年、十五年,我们民生建设的做法、特征和过去肯定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呢,我们说以下几点。第一,我们政府在民生性质的认识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刚开始认为民生是负担,会拖累经济的,后来和经济发展并重,到今天,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民生建设和经济发展应该是互动的”。开始的时候

8、,教育,不管了,医院,卖掉,轻装上阵。后来胡温主政十年,开始把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视为并列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