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

ID:10519834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_第1页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_第2页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_第3页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_第4页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加坡城市规划及管理启示及思索摘要:本文总结和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促进作用。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管理;启示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sanddrawslessonsfromSingaporeCityconstructionmanagementbasicexperience,forustobroadenourhorizons,updateconcepts,improvework,raisethecitymanagementle

2、vel,willrisetopromoteaction.Keywords:SingaporeCityPlanningAdministrationEnlightenment中图分类号:F299.3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新加坡概况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7公里,北与马来半岛隔柔佛海峡,南与印尼诸岛相隔,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699.1平方公里。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人口为442万,其中76.9%的是华人,14%的是马来人,7.7%的是印度人,1.4%的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二、新加坡规划历程8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的

3、城市规划体系明显地受到英国影响。早在1827年,英国殖民统治者就绘制了城镇发展图。从1856年开始,殖民当局规定任何建造活动都必须事先告知市政当局。受到英国本土的公共卫生立法运动的影响,在1887年、1896年和1913年,殖民当局颁布了市政法令,先后制定了有关公共卫生的建筑法规,包括建筑通风、垃圾处置、街道宽度、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分别是概念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概念规划是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开发指导规划的核心是用途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在1967-1971

4、年期间,新加坡在联合国的协助下制定完成了第一个概念规划-环状加卫星城方案。初步奠定了新加坡的空间布局,如樟宜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网络、地铁线以及科技园区的布局。发展环的核心是水源的生态保护;城市中心在南海岸的中部,将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沿着快速交通走廊形成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市镇,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将疏散到这些新镇;一般工业集中在西部的裕廊工业区;国际机场位于本岛的东端。8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指导规划逐步取代了总体规划,在1971概念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交通与用地布局的联系,缓解市中心的压力,提出了新的用地性

5、质,如商业园区的概念。同时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则为核心,针对分区的特定发展条件,制定各方面细则,如用途区划、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敞开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旧城改造等方面。1991年,新加坡重新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确定规划人口400万,将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5大主要核心,形成有系统与层次的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服务人口约80万。新一轮概念规划的重点是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中心,完善快速交通体系、交通节点和商务园区构成的高科技走廊,提升居住环境品质,提供更多的低层和多层住宅,并将更多的绿地和水源融入城市空间体系,一如既往地贯彻“花园

6、城市”的理念,很好地处理了城市与自然的结合。2001年,新加坡完成了新一轮的概念规划,确定规划人口为550万,提出规划七大目标:旧社区—新住宅、高密度住宅用地、更多的休闲空间、更灵活的商业开发、全球化的商业中心、完善的地铁系统、城市意向。提出人口向市中心聚集的规划策略。三、新加坡总体规划8概念规划主要制定土地和交通的规划蓝图,更多的是对城市发展框架的研究,不具有法律效力。总体规划是在概念规划基础上,整合55个分区的控制性规划编制而成,为法定文件。在总体规划中,人口密集与非密集区域、相关公共配套设施、交通网络、产业布局都有明晰的标记和详细的预算

7、,还规定了每个细分小块的容积率。每5年会对这个规划进行一次修改,届时将进行公示,专家和市民都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并在任何时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新加坡规划执行的刚性是不容质疑的,但同时也有很多弹性的地方。比如对于城市设计中确定为某街巷开放节点的地块,规划部门在给出规划设计条件时往往不会直接划定建筑后退红线,而是规定要将该地块10%面积向公共开放。这种做法既确保了规划意图,又给城市空间设计留下了创意的可能。又比如为了避免过于明确的功能划分造成功能僵化和活力缺失等问题,规划中将一些地区定为混合功能用地,引入了白色综合用地的概念。四、新加坡花园城市

8、建设花园城市的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的,后来由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