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ID:1052144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_第1页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_第2页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_第3页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_第4页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当前地理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提高的目的,但由于1994年高考取消了地理科目,无疑将大大削弱地理学科的地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严重滑坡,特别是在重点中学表现的尤为突出,一部分学生在期中、期末的考试中,地理成绩不及格,更有个别学生地理不及格,而其它学科高考却能达到80分以上。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做了一次地理学习兴趣调查,其结果如下:愿学基本愿学不得不学不愿学也不学18.2%37.9%42.4%1.5%这种现状的

2、出现无疑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这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使中学地理教育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便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目前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去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端正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地理

3、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摆正地理学科的位置,密切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教育学生重视地理课的学习,同时还要积极组织有意义的课堂和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目中的地理的地位不断提高,认识到地理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要让学生摆正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外因教须通过内因学来起作用,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结合点

4、,是教与学的纽带,同时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想使学生对地理深感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有可能运用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爱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用教师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旺盛的求知欲。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运用一定的手段来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奋发进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掌握书中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并认真学习与地理学科相

5、关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数理化以及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学。同时还要不断收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一些新的地理知识和信息。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而且可使教师的教学生动、充实,同时也可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崇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现象,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地理教学。如在讲锋面雨时,正值秋雨季节、降水量多,一天比一天冷,教师依据这种自然现象在讲课之前就可以直接提问:“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中,

6、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因为冷锋过境所产生的天气现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锋面雨的知识。”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在大脑皮层内形成一个持续的兴奋中心。同时唤起学生全力以赴的学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力量。这样必定会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3.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大体分两类,一是感性知识,二是理性知识。地理也不例外。地理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地理事实,形成地理观念,进而找出地理事物特征,形成地理概念,明确其分布和演变规律及成因,由此形成了由感性知识到理

7、性知识完整的地理基础知识体系。教师针对这个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应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掌握地理事实材料,获得地理感性知识,其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实地观察法。这种方法是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最直观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最为鲜明、生动和深刻。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很大。②直观教具演示法。这种方法方便,且适应性强,可根据条件选用。这种方法一般指地图标本、模型、图片、幻灯和电影等,用以形成感性知识。这种方法既可刺激学生的感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感性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理性知识,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讲恒星日与太阳日时,

8、学生缺乏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就可自制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活动教具,使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视觉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很快掌握知识。4.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