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ID:10526720

大小:8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7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_第1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_第2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_第3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_第4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_第5页
资源描述: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摘要:闲是文明社会中的一种自然存在的生命现象。闲的审美化发展的源头是庄子。闲情作为一个观念的出现则在中古。当时陶潜、刘勰都提出了闲情之说,而刘勰将生命状态的适意、悠然命名为闲情,应是后世具有审美意义的闲情观念的源头。闲情审美是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艺术化生命状态的具体展示。对这一观念及其相应特征的把握,对研究中国古代文人人格、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形式的开拓及整个文学的发展、古代文艺学范畴和相关文论思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闲情审美观念文学价值研究纲目“闲情”的出现,是在“闲”的观念成熟之后。闲,《说文

2、》作“盻”,释云“隙也”。段玉裁注云:“隙谓盻,盻者,门开则中为际,凡罅缝皆曰盻……盻者,稍暇也,故曰盻暇。”从字源上看,在早期“盻”(下面一律写作闲)之含义更多地侧重于指空间,从空间移植到时间之宽裕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事。最早综合诸般闲的意义,进行必要的哲学升华,使“闲”显示出一定美学品格的是庄子。《庄子》中屡屡提到闲,《天地》云:“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大宗师》云:“其心闲而无事。”《刻意》云:“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其基本含义是时空上的闲暇以及由此闲暇引申出来的安静无事。从此,

3、对闲情这种观念而言,道家的尚闲“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为其提供了思想的保证,儒家的“舞雩风流”和道家的“濠梁闲趣”为其提供了实践的探索,使其在魏晋六朝之际成型有了相应的基础。另外,佛学在当时表现了与世俗性情浓厚的附会热情,一则大讲就德修闲,二则对闲中之心理感受给予了理论上的支持,其法乐之说便是一个代表。法乐,缘自佛法中的触受说:触就是接触,它能使主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感受共分三类,有苦受、乐受还有非苦非乐受,而所谓法乐,实则接近这种非苦非乐受。而这也恰是日常人生中所云七情六欲之外的一种微妙情感,从生命的本体考察,它是主体在现实世界之中

4、的一种样态、一种体验;从哲学上说,它也是主体理解世界呈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这种样态、体验、方式最接近我们所论的闲情,这一点也对中古文人从艺术人生实践的层面感受认知这种情感提供了依据。“闲”“情”二字联用在中古(6世纪前)最著名的有两处,一是陶渊明的《闲情赋》,一是《文心雕龙·才略》篇中的“谢叔源之闲情”。关于陶之《闲情赋》,陶澍《靖节先生集》卷五作“闲情赋”,注云“何本闲作‘盻’,非。”李公焕笺注本卷六收此文,亦作“闲情赋”。“闲”与“盻”在《说文》中并有收录,“闲”训为防闲之意,非“盻”之闲暇意。又澍注云:“赋情始楚宋玉、汉司马相如,而平子、

5、伯喈继之为定静之辞。而魏则陈琳、阮蠫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蝫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世继作,并固触类广其辞义者也。”从汉语特点看,古代除双声叠韵外,单字占了大多数,复合型的词组也不多见,故“闲情”与“正欲”、“闲邪”等一样,作动宾结构的组合,于情于理较合。钱钟书先生认为:“合观诸赋命题及此赋结处‘坦万虑以存诚’,闲情之闲即防闲之闲,显是《易》‘闲邪存诚’之闲,绝非《大学》‘闲居为不善’之闲。薛士龙《浪语集》卷二有《坊情赋》,亦此体。坊如《礼记·坊记》之坊,即防闲之防也。”[1]王瑶称:“刘叔

6、雅先生据《说文》言‘闲’为防检之义,非闲暇之闲,则赋名与阮蠫止欲,应蝫正情同旨,更不能指之为瑕矣。”[2](辶录)钦立注《陶渊明集》、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等都主此说。闲情如此连用,在中古可寻旁证,《宋书·王僧达传》引其《上表解职》云:“利伊恩升,加以今位,当时震惊,收足失所,本忘闲情,不敢闻命。”此闲情,即防情感放逸之意。依此看来,有的先生以《闲情赋》之闲情含艳情,近于宋人“谁道闲情抛却久”之闲情,亦近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或年光盛小,闲情窈窕”之闲情,未必合于唐前的实际。谢混(叔源)之闲情,见于《文心雕龙·

7、才略篇》:“殷仲文之孤兴,谢叔源之闲情,并解散辞体,缥渺浮音;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关于这个闲情,周振甫注云:“未详。孤兴、闲情两篇,都不合规范,因为它们宣扬清谈风流,使文意浮薄。”[3]这是字面对译,闲情为何物未明言。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卷十云:“按谢混之‘闲情’,除《文选》所载《游西池诗》足以取证外,江淹《杂体诗·谢仆射》首专以‘游览’标目,亦可得其仿佛。’”《游西池诗》中云:“回阡被陵阕,高台眺飞霞。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冥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褰裳顺兰禬,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何如?”因感岁月匆匆,故而恣意遨游,高

8、台陵阙,惠风白云,加以清景鸣禽,水木清华,悠然闲适,因思良友与共,故李善注云是“本思与友朋相与为乐”之作。而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之《谢仆射混》一首,不仅以《游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