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

ID:10528764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7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_第1页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_第2页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_第3页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_第4页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明中叶,吴中地区兴起了“古文辞”运动。吴中文人力倡“古文辞”,推崇“古文”,学习对象几乎囊括了以前所有朝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古文辞”为号召的这场运动一时席卷吴中,在此影响之下,吴中文人理论上强调古人作品的思想性、情感性、辞采性;创作上继承古文尤其是吴中文学传统,同时他们厚古而不薄今,行文中也使用口语、俗语,对大众文化表示认同。“古文辞”运动成为明代“复古”潮流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明中叶;吴中文人;古文辞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

2、1)02-0118-06    明初洪武至成化百余年间,统治者在政治上一直采取高压政策,士风也由元末的刚健一度变得低迷,文学的正常发展被政治扭曲了。成化弘治年间,随着政治环境的松动,文人士大夫的主体精神开始复苏。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活动盛行,并在整个文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这一时期在吴中地区也兴起了“古文辞”运动。  吴中地区兴起的古文辞运动,一度声势浩大,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叶盛《录诸子论诗序文》称:“我朝诗道之昌,追复古昔,而闽、浙、吴中尤为极盛。”[1]稍于其后的王琦在《寓圃杂记》卷五“

3、苏学之盛”称“吾苏学宫,制度宏壮,为天下第一。人材辈出,岁夺魁首,近来尤尚古文,非他郡可及。”[2]袁表在《袁永之集序》中描述吴中地区在孝宗朝时的“力追古作”的文学创作情况:“吾郡则有南峰杨公、南濠都公、枝山祝公、迪功徐公、东桥顾公、六如唐公、林屋蔡公,较之他方作者多猗盛矣。.”[3]  文征明描述吴中地区兴起的古文辞运动:“顷者恭侍燕闲,获承绪论,领教实深。又承命献其所为文,窃念某自蚤岁即有志于是。侍先君宦游四方,既无师承,终鲜丽泽,伥伥数年,靡所成就。年十九还吴,得同志者数人,相与赋诗缀文。于时年盛气锐,不自量度,僴然

4、欲追古人及之”,[4](581)文氏生于1470年,弘治二年(1489)其十九岁,这也就是说在弘治二年(1489),吴中地区的文人们开始由个人走向群体,开始群体性地专注于对古文辞的提倡。  廖可斌在他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一书中,将明代的复古运动大致划分了几个阶段,“其中从弘治六年到弘治十五年,是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酝酿期。”[5](67)吴中地区的古文辞运动是弘治二年(1489)开始的,从时间上看,京师地区的以李梦阳为首的复古运动则稍后于此;就内容来说,吴中地区的古文辞运动与京师的复古运动都以向古人学习为落脚点,但又

5、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与风貌。  一、“古文辞”定义  “明代复古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力图恢复古典审美理想及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的文学运动。”[5](90)吴中文人力倡古文辞,强调学古,但他们的学古并不属于明代复古运动的大范畴,他们对古文辞的喜爱,强调的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情感性、辞采性。他们推崇先秦至六朝至盛唐诗文,同时也推崇宋元人的优秀作品。  翻检吴中文人的文集,大略看一下他们所认同的古文辞的定义是什么。  文征明在《上守溪先生书》中说,“稍稍以其间隙讽读左氏、史记、两汉书及古今人文集,若有所得,亦

6、时时窃为古文词。”[4](581)可见,在文征明眼中,古文辞主要指左氏、史记、两汉书一类先秦两汉之文,即秦汉散文。  桑悦在《唐诗分韵精选后序》中说,“诗犹海也,三百篇为其蓬岛,汉、魏、晋为其弱流,而唐则犹其中之亶夷诸洲。学操舟之士至海门而震叠,苟望洲之畔岸,心意俱饱,复何有希翼者乎?吕侯之选此诗,盖剪其荆棘去其旁歧,诱人至止是洲,而予申以是言,又欲过此而往,直溯弱流而至蓬岛也。况我朝治隆唐、虞,尚何古之不可复哉!”[6]可见桑悦认可的“古”是先秦、汉、魏、晋、唐时期。  吴宽在《旧文稿序》中称自己不喜时文,“幸先君好购书

7、,始得《文选》,读之,知古人乃自有文,及读《史记》《汉书》与唐宋诸家集,益知古文乃自有人,意颇属之。”[7]他所说的古文指的是先秦两汉之文乃至唐宋之文。  朱存理在给史鉴的一封信中谈及双方喜爱的文集时说,“所谕中散集曾于友人家借阅,不及抄本。今奉去《宣城集》、《玉山名胜集》计二册以塞来命。”[8]可见二人喜欢的是嵇康、谢眺、顾瑛的作品,从时代概念上看,他们喜爱的古人是魏晋、南北朝、元代的,这就不仅仅是先秦两汉之文,而且包括了魏晋六朝、元代的文学。  可见,吴中文人们所谈的古文辞的概念十分宽泛,可以说从先秦至元(即明以前)的

8、优秀文学作品都被他们归入了古文辞的范围。  二、“古文辞”运动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吴中文人们力倡古文辞,强调学古。他们对“古文辞”的认同基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发作用的认同,是认同各种优秀作品反映真性情、书写真性情的本质上的相同。他们所注重的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情感性、辞采性,其各种认识散见于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