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

ID:10529101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_第1页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_第2页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_第3页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_第4页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永远被驱赶的米开朗琪罗的论文纪,意大利掀起过一场提倡贞洁运动,表现在艺术上就是给雕塑和壁画穿上衣服,被艺术家俗称为“穿裤子”运动。1535年,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琪罗受命绘制西斯廷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教皇保罗三世巡视时,随口问身边的司礼长切塞纳,对已完成的壁画有什么意见。切塞纳大声说道,这些裸体画放在如此庄严的场所是很不妥当的,应该拿去装饰浴室或者旅馆。米开朗琪罗当时没有说话,但很快就把切塞纳绘制成地狱使者的样子,脚上还缠满毒蛇。切塞纳怒气冲冲地向保罗三世投诉,保罗三世只笑着说:“如果他把你放进监狱里我还能救你出来,但在地狱里,我就没

2、办法了。”  2012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漂洋过海来到国家博物馆,米开朗琪罗作品《阿波罗》也在其中。电视台在拍摄这件肌肉丰满、线条清晰的裸体雕塑时,做了一个令全世界哗然的举动——为雕塑的关键部位打上马赛克。在媒体炒作和网友转发的合力下,一个关于“遮羞”的话题搅翻京城。人们也许不知道,四百多年前的大师早已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给艺术遮羞的人都来自地狱??  起初一些媒体将展出的雕塑《阿波罗》错认为著名雕塑《大卫》,闹了个小乌龙,其实,这两件作品不仅外观差别巨大,雕塑家创作时的心态和境遇更是天壤之别。  永远的精神贵族  出生于1475年的

3、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幼时曾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妻子的家里,他后来多次说,自己的雕塑家梦想就是源自这位幼年时的保姆。米开朗琪罗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一名法官,很反对儿子的素描爱好,认为如果家里出了一名艺术家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  米开朗琪罗虽然遗传了父亲的家族荣誉感,但固执地认为“修炼艺术的,应该是贵族而非平民。”罗曼?罗兰在《巨人传》中写道:“米开朗琪罗总是为兄弟们的平庸而沮丧。他在精神上是个贵族,具有一切阶级的偏见。他对自己的家族有着宗教徒一般的忠诚,他可以为它牺牲一切,也要求其他人这样做。”  米开朗琪罗曾在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工作室学习,他

4、与生俱来的才华竟引发了启蒙老师的嫉妒,最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也是因为这次不欢而散的求学,米开朗琪罗开始讨厌绘画,他来到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所创办的雕塑学校。  熟悉文艺复兴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这个拥有深厚艺术传统的名门望族,在13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声名显赫。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重要的资助者和推动者,以科西莫?美第奇和洛伦佐?美第奇为代表的家族掌门人,毫不吝惜在艺术上的投资,对喜爱的艺术家挥金如土。  “你把他改得更有生气了”  1501年,二十六岁的米开朗琪罗创作《大卫》像时,刚刚从罗马归来,三年前他受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创

5、作的雕像《哀悼基督》大获好评。年轻的基督躺在圣母膝上,希腊风十足的线条,混杂着不可名状的哀愁,征服了整个罗马。  佛罗伦萨大教堂雕刻《大卫》的计划早在四十年前就已出炉,当时由雕塑家阿戈斯蒂诺负责,但作品还在草图阶段就被搁置了,如此巨大的一块石料竟然没有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年少得意,信心满满,很爽快地签下了为期三年的合约。  在《圣经》中,大卫是伯利恒城祭司那西的小儿子。当时以色列人与菲力士人频繁发生战争以争夺耶路撒冷的控制权。犹太少年大卫以勇气和智慧独自战胜了菲力士第一勇士戈利亚,成为以色列永远的民族英雄。  很多关于大卫的雕塑都旨在展现他的英雄形

6、象,如收藏在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卡拉瓦乔创作的《大卫战胜戈利亚》,画面上大卫气宇轩昂地脚踏戈利亚的头颅,充满胜利的豪情。米开朗琪罗并未沿袭前人的思路,他的《大卫》虽然也表现了健与力的形体,但面部表情却是眉头紧锁眼神迷惘,流露出内心深刻的矛盾和痛苦。对于这复杂神情,几个世纪以来也有不少争论和解读。《大卫》的线条和肌肉结构堪称完美,谁站在这座2.5米高的伟岸雕塑前,都会被其所散发出的少年英气所征服。它被西方美术史称为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大卫》完成后,佛罗伦萨行政长官索德里尼去欣赏成品。为了表示自己的高明,他批评说: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

7、二话没说,拿着小刀和一些石粉爬上架子,隔空晃动了一下小刀,同时慢慢撒下手中的石粉,转身说:“好了请看吧。”索德里尼高兴地说:“我更喜欢了,你把他改得更有生气了。”年轻的艺术家从不屈服于外行人的指手画脚,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抗一切。  《大卫》被安置在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因为米开朗琪罗认为,《大卫》必须接受阳光的照射。风吹日晒使它损坏严重,佛罗伦萨后来决定把它搬到艺术学院大厅,如今矗立在广场的,是雕塑的复制品。  和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的恩恩怨怨  1505年3月,罗马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命令米开朗琪罗为他修建一座陵墓,规模要与古罗马城相配。年轻的米开朗琪罗被这个

8、伟大的建筑计划所感染,激动不已,他要造一个山一样的建筑,上面放四十多座雕像。为了挑选石料,米开朗琪罗亲自在山里的石场呆了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