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

ID:10531222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_第1页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_第2页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我国外汇储备的论文【论文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全球化;资本项目    【论文摘要】截止到2008年3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6821.77亿美元。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文章由此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上升,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仅为1656亿美元,2001年同比增长28.1%,达到2122亿美元。此后几年,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长速度都超过30%。2007年12月末,我国外储备余额为15282.49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

2、截止到2008年三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6821.77亿美元。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金融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保持相当数量的外汇储备,是保证对外支付并稳定本币币值的重要手段。但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过多的外汇储备反而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首先,一国的外汇储备过多,占用基础货币的增多,削弱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其次,过多的外汇储备造成资金

3、的闲置与积压,也同时容易遭受汇率的损失。  而依据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来科学衡我国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现象。200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49,529.90亿元,而外汇储备为15282.49亿美元,经过换算为41.89%,远远超过适度指标10%;从2007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当年月平均进口额看,中国月平均进口额为796.5亿美元,相当于19.2个月,大大超过3个月的标准;从对外债务总额之比,我国2007年末对外负债总额为373,618,089千美元,外汇储备为外债的4.09倍,远远高于30%,由

4、此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过剩情况。.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竞争力和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但也反映出目前我国经济对外需和外资经济的较强依赖。由于长期存在着这种双顺差,使得大量的外汇流入我国,从而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其次,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也称其为“热钱”。境外投机者对自2007年起再次对人民币升值持有较大预期,国际投资机构开始瞄准中国市场,大量持有

5、人民币,在国内进行各种投资和投机活动,进入股市与房地产业,增加了我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容易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  再次,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大幅贬值及人民币与美元尚未脱钩。美元的贬值,刺激了国际资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流动。在资本相对流动的情况下,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独立的货币政策。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切实采取措施来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现状以及合理运用我国外汇储备:  第一,从经常项目来看,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出口结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切实把国内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效益差的出口

6、压下来,增强品牌效应,打出更多的中国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变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出口效益和品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等国内需要的产品的进口。例如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迫使企业加速老旧设备的折旧、淘汰,从而扩大更加先进的环保标准更高的机器设备进口,对于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提供优惠政策等。投资品进口可以增强国家未来创造和拥有更多国民财富的能力,并且消费品进口可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现世代居民的福利,而

7、同时进口还可以消化一定的外汇储备。  第二,从资本项目来看,要合理利用外资,并鼓励对外投资,以及对热钱涌入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要将对外资利用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我国应逐步放宽对外资设立项目、技术指标等准入限制,从而适时改变利用外资战略,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资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也应积极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从而促进资金的双向流动。通过“走出去”可以使中国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逐步熟悉国际市场,培养锻炼通晓国际投资的专业人

8、材,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既带动资本输出,也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  第三,切实解决我国储蓄率高,消费低的状况。首先,我国当前谨慎性和预防性储蓄动机大,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后,这类储蓄动机就会减弱,进而降低储蓄率。其次,我国消费供给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消费结构有待升级,而投资渠道单一,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不畅通,这种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抑制造成高储蓄率。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完善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