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

ID:10531937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_第1页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_第2页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_第3页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_第4页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的论文论文摘要:冯德英是上世纪颇有代表性的一位本土作家。他的创作和思想深受齐鲁地域文化的影响,儒家先贤的“民本意识”植根于他的头脑之中,使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本思想的印记,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始终是他的艺术追求。凝聚在他的作品之中的浓郁的故土情结和鲜明的人民立场,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化意识,通过描写战争和反思历史,实现了他“代人民立言,为人民立传”的创作理想,让我们看到一位具有儒家内质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论文关键词:冯德英;文化意识;人民立场;故土情节;民本意识  在上世纪50、60年代成长起

2、来的山东作家中,冯德英是颇有代表性的一位。他从1958年登上文坛,至今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创作出版了5部长篇小说,即被称为“三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上下卷)和被称为《大地与鲜花》的前两部——《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5部长篇和新时期创作的一批中短篇小说,都以他的家乡——胶东昆嵛山区人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从而展现了家乡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的生存状态、人生遭际及命运。冯德英作为一位齐鲁文化水土哺育的山东作家鲜明的创作倾向、文化意识和艺术风格也在这5部长篇里面表现出来。  

3、一、浓郁的故土情结鲜明的人民立场  冯德英是一位故土情结很重的作家,从1935年出生到1949年参军,他在胶东昆嵛山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了14年。14年的岁月对整个人生来说是短暂的,但是对冯德英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正是在这14年中,他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家乡革命斗争生活中的许多人与事,这给他留下了可贵的、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那些难忘的战斗岁月中的人与事,那块染血的土地上的人民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流血牺牲,英雄的人民所表现出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成为他“将故乡亲人的事迹写成书”的初期创作源泉,著名的“三花”的成功创作,与这

4、段可贵的童年记忆有极密切的关系。  14岁那年,冯德英参了军,成为一名军人,服从着革命的需要随解放大军南下宁、沪、杭,继而又先后在广州、武汉驻足,成名后多年定居北京。从1949年到1980年他回到山东工作之前,这30多年的岁月中,他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但是,无论从实际上还是从感情上,他一直与家乡保持着密切地联系。他不但经常利用可贵的假期回乡探亲,为体验生活回家乡小住,而且不断地在与亲人的通信联系中了解着来自家乡的消息。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十几年的远离,并没割断我和故乡的情丝,而且,这情丝越系越紧。可以说是‘身在军营心在鲁’,也可以说

5、是‘身在异乡心在故土’。……无论是在南方军营执行任务的闲暇还是在创作小说的紧张日子里,我的心,一直和故乡的人民连在一起,我注视着那片土地,我倾听着来自那片土地的每一个大大小小或好或坏的消息。”  正是这种浓重的故乡情结成就了冯德英,使他得以深切地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情景、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与最普通、最底层的人民心连心,成为一位具有人民性的作家。  冯德英的5部长篇小说,都是以他家乡昆嵛山区过去和现在的人民生活为描写对象,从2o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胶东建立党组织,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几十年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生活写起,一直写到60

6、年代和平建设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虽然他的创作没有脱离主流话语的范畴,但他却不象50、60年代的许多作家那样,或真诚自觉地跟随、或无可奈何地服从着政治权力话语的要求而写作,他始终坚持着自己认定的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人民立传,代人民立言”的写作立场,真实地描写着人民的牺牲与奉献、痛苦与欢乐、精神与操守。当年,处女作《苦菜花》圆出版后,曾经有热心的读者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写出反映新中国的新生活的“甜菜花”、“幸福花”,但是,他1959年献给读者的还是反映革命战争生活的《迎春花》,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他描写30年代初期胶东共产党组织革

7、命斗争活动的《山菊花》上卷初稿则刚刚完稿。  为什么他没能按照热心读者的心愿写出歌颂现实生活的“幸福花”、“甜菜花”呢?这其中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他对胶东人民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所表现出的精神操守,有强烈的诉说愿望;其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对新中国正在发生着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及因此而给人民带来的心灵震撼和磨难,保持着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他还不能理解。这曾经使他陷入非常矛盾、痛苦的境地:“我是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我是喝着党的乳汁长大的,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我的

8、今天,我没有理由、没有任何权力去写社会主义的阴暗,去损害党的威信。党的领导不允许,我的良心更不允许。然而,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我又不能不面对现实。”“……更大量的事实表明,新中国的多数人民群众,仍生活在困苦之中。诚然,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