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

ID:10533109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_第1页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_第2页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 课程改革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现状与德育课教学现状,说明改革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并提出应从培养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进行德育课程的改革。因为中职生毕业后大部分走向工作岗位,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诚实守信品德,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中职学生现状1.文化素质差。目前

2、的中职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他们成为被忽视的一部分。与升人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素质较差。2思想道德素质差。道德迷失,不遵守社会公德。主要表现在:不遵守纪律,迟到、旷课、早退现象严重,甚至自认为是正常现象;不爱护公共财物,门窗、桌椅等毁坏随处可见;不爱惜公共卫生,乱扔垃圾,教室内外到处是他们的“杰作”;不尊重师长,上课不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随意进出,吃东西,路遇老师视若无睹;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考虑他人和集体

3、利益。.3.心理素质差。独立意识增长,自控能力较差;虚荣心强,性格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4.课外生活。课余时间较充裕,部分学生放荡不羁,如吸烟、酗酒、夜不归宿、早恋、打架斗殴、上网玩游戏、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怪异等,整日无所事事,表现出极端空虚和无聊。二、德育课现状1.轻视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德育教育注重灌输式教学,学生感到德育课枯燥乏味,内容抽象难懂,无法理解和接受,甚至反感。在课堂上,教师主导地位严重越位,学生很少拥有发挥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时间。2.德育工作偏离实际。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4、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但事实上未注意到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思想、心理状态的区别。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使得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

5、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地削弱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三、加强德育课程改革的建议1.培养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贯彻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2.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过于老化,只是停留在说教上,如果还是用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运动式的一阵风的做法等“老传统”“老经验”来进行德育教育已经行不通了,或者是仅仅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是不够的。我们要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形成以书记校长为主的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为骨干

7、,任课老师和学校其他人员都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形成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渠道;形成以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形成以德育教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格局,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成立心理咨询点,选择有事业心、有一定德育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协助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对有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

8、不良情绪与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性别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4.丰富课余生活。学生完成学业之外的课余时间是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多方面能力的好机会,要让学生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