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轨道的论文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

ID:1053629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_第1页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_第2页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生有轨道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生有轨道的论文关键词:人生轨道  摘要:20世纪前的中国新文学中存在着一股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小说创作流脉,即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构成的。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了徐訏《赌窟里的花魂》的主要人物,探讨了他们人生轨道形成的过程。    20世纪前的中国新文学中存在着一股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小说创作流脉,对于多以行为情节来写人物的中国小说传统而言,这种专注于人物深层心理分析的作品,无疑代表着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侧面,因此可以说,弗氏对人的深层心理结构的透视,为小说的创作开辟了另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徐訏在上世纪三四十年

2、代无疑是逸出主流之外的边缘作家。他以其对艺术的执著创新和个性的坚守,创作出一批显示出独特价值和奇异光彩的作品。徐訏于1931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习时就接受了弗氏的精神分析学说,他认为:“现代的文艺、绘画、音乐、戏剧、电影,无论什么派别或标榜什么,都是或多或少间接受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①后来,他甚至将弗氏与达尔文、马克思和巴普洛夫相提并论。“达尔文第一个从生物学上认识了人,马克思第一个从社会中认识了人,巴普洛夫第一个从生理学上认识了人,弗洛伊德第一个从心理学上认识了人”②。毋庸置疑,徐訏小说创作就是熟稔地使用精神分析学这一理论对人性进行着深入的追究和发掘。

3、他在小说创作中注重编织奇幻迷人的美丽故事,注重悬念的设置和情调的渲染,他笔下的人物多为超凡脱俗流光溢彩的女性。  人性的本质应该表现为人的个体的本我欲求与社会群体的文明规范之间的矛盾统一。.社会的文明规范是人类在长期的碰撞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自身及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使之不至于像野兽一样弱肉强食导致灭绝。  《赌窟里的花魂》写于1939年,内容写的是“我”在赌场中与一位“花魂”相识、相爱,最终文明地分手并且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文中的男主人“我”本是一个作家,为了写一部书,想多搜集些材料,出于“本我”的需求,走进了赌场。然而越赌越输,越输越赌,以致一

4、发而不可收。想反本,然而反本又谈何容易,以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文中的女主人公“花魂”年轻时就是一个伴她丈夫去赌的少奶奶,她曾经在家里同丈夫一起研究过赌博之技,但结果还是输,输完了动产和不动产后还负了一大笔债,无路可走,她就同丈夫一同至太湖里自杀,不巧的是她被一只载石子的船救起,从此她改名换姓又住在上海,每天出入于赌窟,以赌为生,并且还染了许多恶习,如抽吸鸦片、不修边幅等,正如文中对她的肖像描写:“这是一对浅蓝的眼白配二只无光的眼珠,有长的睫毛,但没有一点点油膏的痕迹。上面是自然细黑的眉毛;鼻子两边有排泄的油垢;面色苍白;嘴唇发干,像枯萎了的花瓣;头发很零乱;

5、一件紫色条纹比她眼白稍蓝的蓝底旗袍,长袖的,露出细长的手,指上没有蔻丹的痕迹与指环等的饰物。中指食指与大指都发黄。这时正夹着半段纸烟。”这段话逼真地写出了一个落魄即将枯萎的“花魂”形象。此时文中的男女主人公均受性本能的驱使,各自按照自己的“快乐原则”行事,沉溺于赌博之中。  自从男主人公“我”与女主人公“花魂”在赌窟里相识之后,两人开始了频繁的接触,首先是女主人公“花魂”决定为男主人公反本,经过几次较量终于反了本还略有盈余,此后“花魂”劝告男主人公“我”戒赌,目的是怕“我”堕落。男主人公也劝告女主人公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首先要求她注意个人形象,要注意健康,注

6、意修饰,注意照镜子;其次要戒掉毒瘾;再次要戒掉赌博。在男主人公的启发开导下,女主公“花魂”终于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首先到医院戒毒,然后注重自己的修饰打扮,正如文中所写“到她寓所去看她时,我已经不认识她,不但衣饰都已完全换过,而且脂粉也敷在面上,头发也早已烫修得异样焕发,牙齿在牙医地方洗净了”。的确有给人焕然一新、重新做人的感觉。这里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各自都听从对方的劝告,一反常态,蜕变新生,对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本我冲动实施压抑,按照社会文明规范的法律和道德行事。  男女主人公互相挽救初见成效之后,并未预示着故事的结束。两人由于频繁的接触,双方都有相见恨晚、“

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男主人公自从挽救了女主人公后,心理非常愉快,觉得自己复活了一朵已枯的玫瑰,从此女主人公成了她的腻友,几乎没有一天不去看她。女主人公也逐渐地健康起来,焕发起来了,然而不巧的是三个月之后,男主人公因事回到香港,回到他的父母妻女身边。临走时留给女主人公三千元钱,希望她能够有一年的生活费用。然而女主人公需要的不仅仅是三千元的物质奖励,她更需要的是精神食粮,是感情安慰。此时,男主人公对她的这种心理需求已有察觉,陷入了两难境地,“娶了她吧,然而我早已结婚,而且有了孩子;把她当作情妇吧!我怎么可以有情妇呢?而且我还有家,家里对我的期望与自己的责任重

8、大”。想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