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

ID:10541015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_第1页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_第2页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_第3页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东冲突的部落文化解读蒲瑶【专题名称】国际政治【专题号】D7【复印期号】2009年11期【原文出处】《西亚非洲》(京)2009年6期第24~29页【英文标题】AnAnalysisontheTribalCultureoftheMideastConflicts【作者简介】蒲瑶,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生、西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西安 710072)。【内容提要】阿以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持续至今的中东热点问题。后冷战以来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中东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之争,也与大国插手有关,更是伴随贝都因人部落文化传承与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转型而至的混乱和动荡相融合的体现。

2、在“平衡对抗”的原则下,父权制、劫掠与族仇,以及荣誉等部落文化一起构成了贝都因部落文化的主要内容。部落文化已经深深地渗入到阿拉伯人的民族性格中,并成为其心理积淀,在当今仍然影响并制约着阿拉伯人,体现了阿拉伯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并在未来仍将发挥其文化的力量。【关键词】中东冲突/贝都因人/部落文化/“平衡对抗”    中东内部冲突无法与中东地区部落文化相分离。后冷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愈演愈烈,尤以中东地区动荡局势更为凸显。这里既存在阿以冲突,又有阿拉伯人的内部冲突,还有阿拉伯人与伊朗人、库尔德人的冲突等,构成了错综复杂、积重难返的中东地缘政治景象。很多学者将穆斯林与非穆斯

3、林间的冲突视为政治、经济及至宗教的纷争。①鲜有从阿拉伯部落文化根源去探讨中东冲突。实际上,中东内部冲突与该地区部落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部落文化,是拥有一定血缘关系及其共同经济利益(特别是地理环境资源)的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作为阿拉伯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部落文化“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②。由于社会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因而中东部落文化对中东社会具有潜在而持久的影响。部落文化不仅影响着伊斯兰教,还影响着穆斯林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今天,部落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道影响着阿拉伯国家的

4、对外交往。    部落文化与贝都因人的劫掠性扩张    阿拉伯人通过“平衡对抗”原则来确保自己的安全。阿拉伯人与阿拉伯民族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历史上,阿拉伯人的出现早于阿拉伯民族的形成。狭义的阿拉伯人是指在蒙昧时期居住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贝都因人。③“阿拉伯”一词的原意是指沙漠。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贝都因人既要与自然界抗争,又要对付以农耕为主的南部定居居民和北部其他游牧民。显然,仅凭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家庭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只有联合才是出路。家族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了,在家庭的基础上形成了氏族,进而发展成部落。这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构

5、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早期贝都因人就往往生活在这种松散的社团里,过着紧缩、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在部落里生活,当然也要为部落而生存,完全忠实并献身于自己的部落,因为脱离了部落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条件。为了生存和发展,贝都因人通过“平衡对抗”秩序来维持安全稳定。 “平衡对抗”作为一种部落的组织形式,既是部落自我管理的基础,又是建立在分权和自治基础上的区域组织。在这一秩序中,部落不论大小,基于血亲关系,每个部落成员都有责任保护本族成员,并攻击外敌。假如发生了一场家庭与家庭、宗教与宗教、部落与部落、教派与教派、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的对峙,这种“平衡对抗”就能平衡双方敌对关系。任

6、何潜在对手都知道其敌人并非力量薄弱,至少是势均力敌。    恶劣的沙漠环境和部落组织形式也决定了男子(父亲)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人类学家认为,大规模父系氏族的出现正是得益于家畜的积蓄饲养,尤其是游牧生活的出现和骆驼的成群移动。其实道理很简单:父系家族游牧生活的能力和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可参与其中的男性数量,父系群体越是庞大,就越能打败其他部落,从而保护和扩大自己的领域范围,拥有的驼群也会增加,其生存能力也会增强。家族间的世仇是导致部落社会地位不断变化的主要机制,规模相同的家族都致力于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长期的不和又导致他们之间不断的冲突。每个父系家族都倾向于扩大本家族的规模。他

7、们通过一些有效策略,如生养许多儿子,和同族人家联姻,以及实行一夫多妻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系家族结构暗示了他们倾向于同亲属联姻,尤其是父亲的堂表兄弟。当一个男人娶了他叔伯的女儿时,她生的孩子仍是她本家族的后代,而不是外族的。当自己的女儿因家族内部联姻出嫁后,他们就希望家中的男子能够出去娶一个相对弱小家族的女儿,而且极有可能是一夫多妻制的婚姻。普遍的内部联姻,以及一夫多妻制婚姻为这些家族提供了快速的方法去扩大其家族的相对规模、相对力量和社会地位。    劫掠、族际仇恨成为游牧部落生活的必要补充。虽然部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