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ID:10542791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_第1页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_第2页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_第3页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_第4页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类型不同的生物制剂[1]。水产用微生态制剂按照用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养殖水质改良,主要包含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一类用于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组成改良,主要包含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或其代谢产物[2]。  淇河鲫(CarassiusauratusinQiheriver),属鲤形目,鲤科,鲫属,自然分布于河南北部的淇河流域;淇河鲫胸鳍、尾鳍透明,背色浅褐,腹色银白,体宽背厚,俗称双背鲫;其以肉味鲜

2、美、营养价值高而自古闻名;自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将淇河鲫移入池塘养殖,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通过池塘泼洒EM菌及采用投喂添加酵母壁多糖的饲料养殖淇河鲫,旨在探索人工高密度养殖淇河鲫过程中,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以期为淇河鲫的健康养殖积累科学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鱼为自行培育的淇河鲫幼鱼;EM菌选用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产品液体状,主要含有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硝化与反硝化菌等益生菌,有益菌群达6.0109cfu/mL;酵母细胞壁多糖,粉状,由湖北安琪酵母有

3、限公司提供,其中含β-葡聚糖20%~40%,甘露寡糖≥20%等。  1.2试验饲料  试验用饲料有两种:一种是试验用基础饲料,编为Ⅰ号;另一种是在基础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添加4g/kg酵母细胞壁多糖,即酵母细胞壁多糖在饲料中的比例为0.4%,编为Ⅱ号。两种饲料分别经过充分混合后,制成粒径为3mm的硬颗粒饲料,干燥保存备用。  试验用基础饲料(Ⅰ号)的配方见表1。经测定,基础饲料的部分营养成分为:水分8.24%、粗蛋白31.80%、粗脂肪6.26%、粗灰分12.24%。【1】    1.3试验过程与饲养管理  试验在新乡市金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养

4、殖基地进行。选取约5000尾的淇河鲫幼鱼,统一暂养于室外水泥池,池子规格:7.2m2.7m1.5m,暂养期间水深70cm,投喂饲料为Ⅰ号饲料,投喂采用挂袋法,暂养时间为15d。  暂养结束后,选择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淇河鲫1200尾[平均规格:质量(3.38±0.13)g,体长(3.89±0.06)cm],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对照组、EM菌1mL/m3组、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和EM菌1mL/m3+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每组3个平行,每平行100尾试验鱼,分养于12个室外水泥池,水泥池规格3.6m2.7m1.5m。

5、  对照组:试验期间养殖水体不泼洒EM菌;期间只投喂Ⅰ号饲料。  1mL/m3组:放养后第2d在养殖水体中泼洒一次EM菌,用量:  1mL/m3,15d后同样量再泼洒一次;期间只投喂Ⅰ号饲料。  4g/kg组:试验期间养殖水体不泼洒EM菌;期间只投喂Ⅱ号饲料。  1mL/m3+4g/kg组:放养后第2d在养殖水体中泼洒一次EM菌,用量:  1mL/m3,15d后同样量再泼洒一次;期间只投喂Ⅱ号饲料。  分组养殖共进行30d(2013年8月24日-9月23日);投喂采用挂袋法,每日9:00,按试验鱼体质量的8%投放饲料,翌日9:  00收集残饵,自然风干、

6、称量质量,做好记录;养殖期间水深70cm;水温19~27℃,水体pH7~8.5;氨氮≤0.15mg/L;亚硝酸盐氮≤0.012mg/L;溶氧量≥4mg/L。  分组养殖结束后,停食1d,分别取样测定生长指标及鱼体生化指标。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养殖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停食1d,分别逐尾测量鱼体质量和体长。按下式计算生长率、饵料系数等。【2】    式中:  m1,淇河鲫初始质量(g);m2,淇河鲫终末质量(g)。  L1,淇河鲫初始体长(cm);L2,淇河鲫终末体长(cm)。  t,养殖天数(d)。  m3

7、,总投料(g);m4,剩料(g)。  1.4.1体成分指标测定试验结束后,每平行取鱼30尾,每组计90尾;分别将鱼处死,去除内脏(在冰盘上操作),取鱼躯干部,剪碎、烘干,用于生化成分测定;每组样品各项指标均重复测定3次。各项生化指标分别按下列方法测定:水分:采用105℃恒温烘干失重法(GB/T6435-2006)测定;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GB/T6432-1994)测定;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GB/T6433-2006)测定;粗灰分:采用马福炉灼烧法(GB/T6438-2007)测定;氨基酸:采用Hetach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GB/T1

8、8246-2000)测定;脂肪酸:采用重量法(GB/T17377-2008)测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