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ID:10543218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_第1页
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_第2页
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传承视角下特色课程设计的探索和实践一、岭南文化概述中国9/vie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它的源头是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岭南文化的特点:务实、开放、兼容、创新、敢为天下先。近代,在岭南中西文化交汇,产生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人物。  二、“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探索  1.传承岭南文化  学校教育根植于岭南文化、融合核心价值观、新广东精神,结合我校地域特色、师生的实际情况,凝练出校园文化的核心“厚德博

2、学、敏行致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校“现代岭南人”的特色课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我校特色课程,培育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德行品尚、广州情怀和国际视野、多元兼容、开拓创新的现代岭南人”;2015年4月,113中“现代岭南人”高中特色课程通过广州市特色课程重点立项。  2.“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创新  特色课程立足于校园文化的与时俱进,特色课程的内容就是为培育创新人才为宗旨,为此,从特色课程的体系、基础、目标、内容应该有一个生态化创新设计。从课程的本身也是创新的。《岭南自然观察》课程开展了40余次观察实践活动,600

3、多人次学生参与,足迹遍至广州市各大小文化风景区,还有远到深圳、香港、厦门、台湾等地。我校被授予了“斯巴鲁生态文明学校”的称号。  三、“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设计的实践  1.传承岭南文化,明确课程定位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以岭南文化为基础,遵循成长教育规律,以学生成�L为中心,立足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广东精神,从“德、学、品、行”等方面培育具有爱国诚信、务实开放、勇于担当和敢于创新的现代岭南人特质的学生。“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以传承岭南文化重塑学校办学思想,依据学校文化建设特色

4、课程,以特色课程建设为平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2.完善课程体系,提出特色课程育人目标  (1)特色课程体系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由“厚德”、“博学”、“敏行”三个模块构成。课程实行普修与专修、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厚德模块通过《岭南达人》、《红棉精神――厚德教育专题活动》等学习,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和责任意识,引领学生不断汲取岭南文化精神特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博学模块通过《岭南文化探究》、《创新思维方法》、《互联网+时代》等学习,让学生掌握岭南文化精粹,感悟古今中外的文化魅力,学习现代思维

5、方法,了解现代科技,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开放气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与能力;敏行模块在“博学”的基础上“知行合一”,突出个性特长,彰显能力,积极行动与体验,通过《岭南自然观察》、《岭南艺术鉴赏》、《科技创客》、《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学习,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进入高校和科研单位,接触现代化技术和大学课程,接受现代化精神熏陶,认识现代文明;激发学生认识自我、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雅的生活品位,培养优秀现代人的素养。  (2)育人目标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

6、德树人。我校特色课程总称“现代岭南人”,正是基于岭南文化对中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以及时代精神对青年人的价值导向。“现代岭南人”是指兼具传统岭南文化特质和现代核心素养的人。我们赋予“现代岭南人”以下品行:他们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敢于担当的正气,拥有学识渊博、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雅气,具有务实创新、开拓进取、敢于超越的勇气。在夯实文化、统一思想和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我校把特色课程育人目标凝练为:培育爱国诚信、务实开放、勇于担当和敢于创新的现代岭南人。  3.开发课程资源,落实课程实践  (1)文本资源  为保障特色课程的规

7、范有序,推进课程的有效和持续发展,学校大力推进课程配套教材、教案的开发与编制,并对教材开发的原则与要求做了具体规定。由特色课程教研组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在学校原有四十余本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写修订了《岭南自然观察》、《岭南文化探究》、《科技创客》等六本系列校本教材。  (2)人力资源  我们组成了由校内教师为主的特色课程讲师团。在校内,既注重骨干教师的选拔,也注重全体教师的培训。先后派出了特色课程教研组和讲师团的70多名教师到江浙、上海、北京等地学习特色课程、特色教育、经典教育的经验;我校聘请了中国工程院罗锡文

8、院士以及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教授作为专家团队,担任特色课程的讲学授课,指导研发特色课程内容,编写特色课程资料,培训教师,做“红棉班”学生导师等。  (3)高校与社区资源  在特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与邻近的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