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ID:10544844

大小:55.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述转轨经济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摘要试图从经济层面,对我国金融业现阶段的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构建与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转轨经济市场经济金融体系1我国经济现阶段的定位  2003年中国GDP保持了9.3%的增长速度,2004年保持了8.8%的增长。数字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真正的高增长状态。“高增长、高储蓄”被视为东亚经济体典型的特征,但这并不能概括中国经济的全部现实。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转轨经济体在抛弃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传统的产权理论后,应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找理论修正的机会。在众多表示对中国经济将作进一步研究的学者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将发表专着,论述中国银行体制与东亚模式的差别,此外还有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切尔·斯宾思,他也将借鉴开放市场中的中国转轨经济,完善其信息不对称原理在非完全市场状态下的假设。  尽管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各有不同,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共同概括是,渐进的改革进程中夹杂着计划和市场的混合模式,社会结构性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同步,政府决策行为与微观经济行为趋同的表现,以及城市与城镇化运动相互渗透。2现阶段金融体系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2.1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从当前市场的资金供求来看,一方面企业存在旺盛的直接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存在着超过23万亿元的居民

3、存款和规模不断增大的商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这种状况进一步说明了发展资本市场规模是现实经济运行的迫切需要。这也反映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存在着难以有效合理联通的问题。  从股价的变化来看,它难以反映货币政策作用产生的合理预期。例如,难以反映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近年来中央银行曾多次调低利率,从理论上讲,这将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面,从而促使股价上升。但我国股市的实际运行情况却并非如此,有时甚至相反。其他货币政策的实施对股市的影响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这种股市背离货币政策调控方向的情况,说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通渠道受到扭曲。  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或国民经济的关联性来

4、看,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商品与服务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存在非一致性,有时甚至出现很大的背离。例如从1999年的“5·19”行情到2001年6月间,物价指数持续走低,但股指却不断攀升。而2001年6月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这两年来股市却背离国民经济的走势,不断呈下行趋势。2.2货币市场本身存在着问题  货币市场上,近来信贷规模增长过快。这种增长使企业负债率过高,企业债务融资不断超越企业资本金的承载力。这种股权资本融资与债权资本融资的不匹配,极易导致银行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进一步增加金融风险。  从货币政策运作体系来看,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运作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对资

5、本市场的影响。从货币政策目标来看,以稳定价格总水平为主,但在这里的价格总水平并不考虑资产价格,特别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水平。诚然,货币政策调控股价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货币政策的运作过程中,货币政策必然对股市产生这种或那样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并且股市的变化也必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来看,2003年年初以来,央行一直致力于收缩基础货币,但银行贷款数量却并未受影响,似乎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视而不见。贷款增速、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增速更快。如果说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都调控不了,更谈不上调控与影响资本市场或股票市场了。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还是因为,我国的银行并不是真正意

6、义上的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的事。2.3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着制度性缺陷  居高不下的居民储蓄存款与强劲的企业直接融资需求,并未顺理成章地实现供求平衡。这说明实际存在着的许多制度性问题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从而阻碍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合理联通与协调发展。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符合大众投资者需要的低风险投资品种;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增大了市场风险;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缺乏投资价值;股权结构分裂,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市场层次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投融资主体的需要;交易制度上,缺乏做市商制度与做空机制;投资者结构上,机构投资者比重过小等等。2.4资本充足率

7、过低  在银行的风险管理中,资本充足率是衡量该银行利用自有资金抵御资产损失的能力。依据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然而据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为4.37%,占中国金融机构绝对控制地位的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无一能达到这个标准。为了配合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行政手段再一次启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分别作为资本注入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然而,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以这种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