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ID:10545856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_第1页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_第2页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_第3页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_第4页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毛果甘青乌头中生物碱成分的提取和鉴定【摘要】目的:分离纯化鉴定毛果甘青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方法:药材室温下自然烘干后,粉粹,用酸提碱沉法提取总生物碱,然后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单体生物碱,利用化学法和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得到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有六个内酯型C19二萜生物碱、四个C20二萜生物碱。结论:得到了10个纯的单体生物碱。【关键词】毛果甘青乌头;分离;内脂型C19二萜生物碱乌头属(Aconitum)植物属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全世界约350种,我国约170种[1],是该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主要分布于西南各省。该属植物中

2、,中国药典正式收录作为药用的有两种,川乌(附子)和草乌,但实际作为药用者约40种[3],具有镇痛,镇静,祛风湿,治疗跌打损伤,止咳,解热等功效。  二萜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主要及特征性化学成分。由于其结构复杂,生理活性显著,因而引起了植物化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析技术,特别是核磁共振技术在结构分析鉴定中的广泛应用,二萜生物碱的化学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已对160多种乌头属植物进行了化学研究,所得到的成分多为C19二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不仅是该属植物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而且也被认为是植化分类上的特征性化学成分[4]。由于其结构复杂,生理活性显著,因

3、而引起了植物化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近30年来,由于波谱技术在结构解析中的广泛应用,二萜生物碱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临床药用的二萜生物碱有草乌甲素、高乌甲素和3乙酰乌头碱等。  1实验部分  1.1仪器、材料及试剂  红外光谱用NicoletFTIR2005XV仪测定,KBr压片;质谱用VGAutospel3000型和FiniganLCQ型质谱仪测定;核磁共振谱用BruderACE200和VarianUNION400/54核磁共振仪测定,溶剂为CDCl3,TMS为内标;旋光用PerkinPolarimeter341型旋光光度仪测定;熔点仪用C水溶液或5‰NaOH,5‰C

4、MC溶液调板,105℃活化1小时使用,用改良的Dragendorff’s试剂和20%的硫酸乙醇显色;常压柱层析所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制品(10-40μ)。氯仿为工业氯仿重蒸,石油醚,丙酮,甲醇均为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生产。  原植物2008年8月采自西藏那曲,由西藏食品药品检验所格桑索朗副主任药师鉴定。  1.2总生物碱的提取  5公斤毛果甘青乌头全草粉末,采用0.05mol·L-1的盐酸75L进行渗漉至渗漉液无生物碱反应。将渗漉液用浓氨水碱化PH大于10,再用乙酸乙酯(30L)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得总生物碱浸膏30.1克。  1.3单体生物碱的分离  总生

5、物碱30克,以CHCl3溶解,溶于CHCl3的部分抽干得生物碱Ⅰ(18.7g),不溶于CHCl3的部分用甲醇溶解抽干得生物碱Ⅱ(12.0g)。生物碱Ⅰ,以氯仿溶解,经胶柱层析(硅胶300g,环己烷-丙酮/5:1→1:1)梯度洗脱。洗脱液经TLC检查合并分为AD四个部分。  A部分(3.1g)经硅胶柱层析(硅胶20g,环己烷-丙酮/5:1)洗脱得单体6benzoylheteratisine(15mg)、A1和A2。A1经反复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4:1)洗脱得6acetylheteratisine(36mg),A2经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5:1→3:1)梯度洗脱得6ben

6、zoylheteratisine(0.24g)和heteratisine(1.09g)。  B部分(2.9g)经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3:1→1.5:1)梯度洗脱得B1、B2和B3。B1部分经胶柱层析先用(环己烷-丙酮/3:1)为洗脱剂再用(氯仿-甲醇-二乙胺/99:1:1)为洗脱剂洗脱得dehydroheteratisine(0.82g)。同样洗脱剂处理B2部分,得dehydroheteratisine(19mg)。B3经硅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4:1)洗脱得dihydrogeyerine(10mg)。  C部分(2.6g)经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4:1→3:1)

7、梯度洗脱得C1和C2。C1部分经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5:1→3:1)梯度洗脱得tongolinine(27mg)以及tongolinine和venulol的混合物,经反复胶柱层析(环己烷-丙酮/4:1)得venulol(18mg),C2部分经胶柱层析(氯仿-甲醇-二乙胺/98:1:0.5)得heterophylline(11mg),以及heterophylline和dihydrogeyerine混合物,经制备薄层层析得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