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ID:1054729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_第1页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_第2页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_第3页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  摘要从多角度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增产对策,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对策;河南荥阳    玉米是重要的“粮、蔬、经、饲、能”兼用作物,且增产潜力巨大,是高产作物之王。如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广大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长期在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经验,就荥阳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如下。  1荥阳市概况  荥阳市横跨黄淮两大流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2、西30km,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区域面积908km2,地处豫西黄土丘陵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区、丘陵、平原、黄河滩兼有。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在河南省玉米生态区划中属豫西丘陵半干旱区。玉米是荥阳市秋粮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其中旱涝保收田2.07万hm2,2007~2009年玉米单产平均水平分别为5580、5445、5715kg/hm2,在郑州地区属于较高水平。  2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从玉米品种利用

3、角度分析  品种布局狭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缺乏,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品种布局结构性风险增加;良种与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水平的最大化;品种单一化与多乱杂并存;不同品质品种混种混收,商品质量一致性差[1]。.cOm  2.2从玉米生产技术层面分析  2.2.1夏玉米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机械麦收、玉米机播大面积应用后,玉米播种质量普遍下降,突出表现为:缺苗断垄,整齐度降低。据2009年调查,荥阳市平均缺苗18.7%,整齐度下降23%。主要原因有:机械性能较差,影响玉米机播质量;机械麦收留茬过高影响播种质

4、量;免耕硬茬机播深浅不一;小麦畦宽与行间距和玉米种植方式不配套;玉米播种期间土壤墒情差或不匀影响玉米出苗整齐度。  2.2.2水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及微肥施用少,施入养分不平衡;氮肥利用率低,容易引起环境污染;水分灌溉不及时,尤其是忽略后期灌水。  2.2.3玉米收获偏早。一般比正常成熟提早收获7~10d,直接减产10%左右。  2.3从耕作技术层面分析  耕作技术落后,土壤理化性状差;土壤耕层浅,容重高。据2008年调查,荥阳市土壤耕层普遍为20cm左右,0~20cm土层容重1.43g/cm3,2

5、0~40cm土层容重1.57g/cm3,大大高于玉米生长适宜容重1.2~1.3g/cm3,造成玉米生长空间小,根系分布浅。  2.4从管理质量层面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规模化扩张,农村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部分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认为“投工不如打工”,致使玉米生产传统的精耕细作管理逐渐丧失,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很不均衡,而新型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玉米管理日益粗放,主要表现为:技术到位率逐步降低;分次施肥被“一炮轰”所代替;化肥深施变成了表面撒施;丰产水变成了救命水,灌浆水

6、不旱不浇;定苗晚甚至不定苗。  2.5从技术推广层面分析  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低,知识更新慢;待遇低,不安于现状;闲杂事务多,技术推广时间少;设备落后,推广形式单一,效果差。  2.6从气候状况分析  灾害发生频繁,玉米稳产性差。病虫害、旱涝、阴雨寡照、风雹等灾害时有发生。初夏旱、伏旱、花期阴雨是主要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从长期发展看,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3玉米增产对策  3.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深耕,降低土壤容重,加深耕层。培肥地力的重要措

7、施是秸秆还田。小麦播前结合整地深耕30cm,较常规耕作20cm,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4.5%,而且可以使玉米增产10.2%~14.3%。  3.2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因地制宜选择紧凑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淘汰松散型玉米品种,是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种植紧凑耐密型玉米良种,可以增加株数、穗数,有利于高产。目前,重点推广的紧凑耐密型品种有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2、先玉335等。  3.3提高播种质量  小麦收割后所留的高麦茬及长麦秸缠绕播种机具,加上土壤表层坚硬,往往影响播种质量。因此

8、,麦茬处理方式成为影响机播质量的重要因素。小麦收获后,对所留的高长(20cm左右)麦茬切碎至3~5cm,并均匀抛撒,不仅可以解决麦茬对播种机具的缠绕堵塞问题,同时还能更好地起到覆盖保墒的效果。  小麦、玉米种植方式相配套,实现玉米种植规范化。小麦宽窄行为15cm∶25cm,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