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

ID:10552443

大小:1.17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_第1页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_第2页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_第3页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_第4页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井管常见的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李哲锋大庆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163451王佩红大庆石油管理局基建管理中心163453摘要:本文介绍了油井管常见的溶解的C02、H2S、C1-、SRB(硫酸盐还原菌)、02对油井管的腐蚀原因和机理,同时介绍了目前防止油管腐蚀采用的定期更换普通碳钢管材、使用耐蚀合金管材、添加缓蚀剂、使用金属镀层和使用有机涂层等常用方法。关键词:油井管腐蚀涂层.1引言随着石油的开采,我国许多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油气采集系统的腐蚀日趋严重,腐蚀成为影响管道系统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是造成管道事故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原油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存在,如C02、

2、H2S、C1。、少量溶解氧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受这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油管必然遭受严重的腐蚀,油井安全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油井管由专用螺纹连接成数千米长的管柱,包括钻柱、套管柱、油管柱。钻柱由方钻杆、钻杆、钻铤、转换接头等组成,是钻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套管柱下入钻成井眼,用于防止地层流体流动及地层挤毁。油管柱下入生产套管柱内,构成井下油气层与地面的通道,控制原油和天然气的流动,套管柱、油管柱在油井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a)正常压力井(b)异常压力井图1套管柱、油管柱在油井中的位置石油管在石油工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用量大、费用高,因此,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155潜力巨大。油井管的消耗量可

3、按钻井进尺量推算,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大体上每钻进1m需要油井管62Kg,其中套管48Kg、油管10Kg、钻杆3Kg、钻铤lKg。近年来,我国每年消耗油管约90万吨,耗资达75亿元人民币。油管失效的70%和腐蚀有关,根据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化工学会发布的资料,在石油与石化行业,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占行业总产值的6%。如果防腐蚀技术得到充分应用,腐蚀损失的30%一40%可以挽回,同时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加强油管的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可以为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油管的腐蚀原因油管的腐蚀主要是因为原油中溶解的C02、H2S、C1一、SRB(硫酸盐还原菌)、oz等

4、腐蚀性物质引起的,这些腐蚀物质在油井工作时与油管接触对油管的腐蚀各不相同,主要如下:1)溶解的C02腐蚀机理为:C02+H20=H2C03H2C03=H++HC031HC03--}r+C03}阳极反应为:Fe=Fe2++2e阴极反应为:21f+2e=H:t总反应为:C02+H20+Fe=FeC03+H2fCOz溶于水中生成碳酸,引起水的pH值降低而使钢材腐蚀性增大。碳酸与钢材接触反应生成的碳酸铁就是腐蚀产物。一般来说,C0。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大气中C02分压的函数。分压愈大,溶解度愈大,因此腐蚀速度随C02分压的增大而加快。在含有碳酸氢根的注入水系统中,能引起腐蚀的C02量是pH值的函数。反应式

5、为COz+也O:H。CO。=}r+HC吁,当pH值降低即矿数量增加时,使腐蚀趋势增强。C02的腐蚀速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C0。在无水的环境中是不会发生腐蚀的,而在有水的环境中,C02极易溶于水形成碳酸,降低了pH值,增加酸度,使油管发生腐蚀,腐蚀产物为FeC0。,当温度低于60℃时,FeC0s膜结合力和保护力差,钢材表面为均匀腐蚀,在60~110"C之间,腐蚀速率高,腐蚀产物为粗晶的FeC0s,这种产物厚而松,以局部腐蚀为主,将产生严重的坑蚀,点腐蚀和溃疡状腐蚀。当温度超过150℃时由于形成致密的FeCOs保护膜而抗蚀。2)溶解的H。S硫化氢溶于水后成为氢硫酸,通常引起局部腐蚀,尤其是点

6、腐蚀。主要是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其反应式为腐蚀机理为:H2S=H++HS—HS一=盯+S2。阳极反应:Fe=Fe2++2e156阴极反应:21f+2e=Hzf总反应为:xFe+yH2S=Fe,S,+y}12f硫化亚铁就是腐蚀产物,特别是当H2S和C02共存时,比单一的也S及C02气体腐蚀性更强。井下涂料油管浸泡于井液中,会和H¨S和C0:接触使腐蚀性更加增强。地S引起腐蚀的另一个原因是,阴极上的某些H+会进入钢铁内部,导致低强度钢的HIC(氢致腐蚀开裂)和高强度钢的SSC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3)C1一对油管的腐蚀C1l主要使油管发生点蚀,这是由于凝析液、地层水、残酸中的Cli破坏

7、油管壁上的保护膜,导致点蚀核的产生,在被C1一击穿的地方成为阳极,未被击穿的地方成为阴极,由此形成了活化—钝化腐蚀电池。由于阳极面积比阴极面积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很大,因此,油管壁很快腐蚀成小孔。同时,溶液中的Cl一随着电流的流通,向小孔里面迁移,使小孔被进一步腐蚀加深致穿。C1‘的腐蚀速度随其浓度增大而增大,H2S,C(h的存在起了加速作用,因此,油管内壁的坑蚀及内穿孔,可认为主要是残酸和地层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