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

ID:1055685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_第4页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因素研究及疏导【摘要】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在充分认识到心理因素在病因与病程演变具有主导或重要作用。通过对150例60~78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五种主要心理特征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寻求对策。结果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对每个老年高血压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有害心理,采取相应对策,身心同治,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词】心理因素;老年人;高血压病;心理疏导高血压病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更是老年人特发的常见病。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是复杂的多基因多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性身心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可导致重要脏器

2、损害,是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由于病情长、治疗效果缓慢病情易反复,致使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多样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不健康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改善症状非常不利。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分析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可通过中枢性植物神经影响血管功能,美国学者曾说:最好的药物也只比安慰剂好20%到25%,心理主宰健康。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对150例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纠正方法。� 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7

3、0岁,其中男120例,女30例,经检查及详细询问病史诊断均符合高血压病,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其中高血压病Ⅰ级10例,高血压病Ⅱ级110例,Ⅲ级高血压病20例,病程1~20年。伴有心肌劳损10例,轻度脑梗死8例,伴有Ⅱ型糖尿病2例,其中伴有头晕85例,头晕头痛65例,所有观察患者均根据各自病情给予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抗高血压药物,观察治疗20~30d。职业有工人、农民、干部、教师、演艺界人士。�1.2方法通过认真询问沟通交流、仔细观察患者对各方面情况的反应,了解到每一个患者都存在一种、两种或多种不健康心理,而突出的表现为孤独、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疑心、激越不满

4、等五种类型。�2心理分析及疏导�2.1孤独心理6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的改变,空巢家庭的老人增多,大部分是独来独往,患者多是一个人来就诊住院。没有家人陪伴,住院的患者因周围环境改变,以往的生活秩序打乱,使患者难以适应,加之亲朋友好友不能常来看望,致使患者产生独孤感。改善方法:患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语言和蔼可亲,主动介绍病的环境,询问病史及治疗的有关情况,对住院的患者生活要关心、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良好的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很快适应环境,消除孤独感、陌生感,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所做的一切就会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心情愉悦,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病

5、情好转。�2.2焦虑心理不同的人对于疾病的信号的敏感性与耐受性也不同,如有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45/100mmHg就感到头晕目眩,难以支持,而有的患者血压高达185/120mmHg却泰然无事。由于每个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都不一样,所以对待疾病的反应也不同。患者大多数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但对于系统治疗还是缺乏了解,除靠药物治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血压突然增高,导致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而影响血压的有效控制,加重病情。改善方法:对患者关心体贴,多与患者接触交谈,鼓励解释,让患者多了解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高血压病虽不能治

6、愈,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血压稳定后可以正常生活和生存。使其对高血压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焦虑心理,良好的心态更能预防脑血管病危险事件发生。�2.3怀疑心理6了解什么样的人患病,比了解一个人患什么样的病更重要。存在否认怀疑心态的患者分为两种:①女性病史在1~2年者,平时血压基本稳定,症状轻或无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但在情绪波动时血压会突然增高如此反复。患者自称是“神经性高血压”不认为自己就是高血压病患者。没有家族史,没有继发性高血压病史,血压有时增高可能是偶然的。②血压较高但患者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每次对医护人员测得血压感到怀疑、甚至不相信所测结果,认为夸大病

7、情、另有目的。由于错误的认识,这些患者不愿意接受各种检查和系统治疗。改善方法: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的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治疗、危害等医学知识,以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消除怀疑消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达到疾病好转目的。�2.4紧张恐惧心理观察发现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恐惧状态,尤其是血压较高治疗效果又不理想时更加难以平静,患者坐立不安、越发感到身体不适、自觉症状增多,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变化,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上鼓励安慰患者要有信心,正确对待疾病,告知患者在恐惧紧张情绪影响下,通过神经系统的作

8、用使血管发生痉挛、管腔变小、阻力增加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