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ID:10557048

大小:122.22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7-07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_第1页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_第2页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_第3页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_第4页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3.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

2、性的统一。三、政治的定义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政治应该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质内容。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包括了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个基本方面。第二节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一、政治的

3、起源和发展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

4、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二、政治的社会地位政治的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保护着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

5、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4.政治与道德。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第二章政治学第一节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一、政治学的涵义由于人们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不同,因而对于政治学的定义各不相同。政治学的定义是与政治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学这一定义

6、表明: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政治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等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政治学的内容构成1、按政治学的本质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两大类。2、按政治学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3、按照政治学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治学。4、按照政治学研究学对象的状况来划分,以划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在我国政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把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政治学基本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

7、政管理、国际政治等五大类。其中政治学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治学原理就其内容来看,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等特性。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西方政治学开了先河,其理论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为分析对象。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欧洲封建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与支配下,政治学成了神学的分支,神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