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传承人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

ID:10557630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_第1页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_第2页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_第3页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_第4页
资源描述: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式太极拳传承人武禹襄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禹襄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禹襄武学,以气贯串。武式太极拳融儒家文化、道家养生、中医保健、武术强身于一体,具有增寿益智、祛病健体、美容塑身的功效。武式太极拳,朴实无华,人称干枝老梅。与人交手,不重招数外形,注重接劲打劲。练习中要求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以达到制人而不伤人的神奇境界。李启轩和李亦畲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经论字亦畲,河北永年

2、望族。父世馨,字贻斋,生于1832年卒于1892年,终年60岁。于1852年始,从其舅武禹襄学习太极拳。李亦畲躯干短小,目近视,而数十年纯功,始于守中,中于行气,归于凝神致虚。以虚灵为体,以因循为用,比手时变脸变色,静以待动,当之者辄腾空而出。李亦畲精于技击、拳理,苦研拳功,勤于笔耕,继承和完善了其舅武禹襄的拳架和拳论。著有“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决”、“擎引松放七言四句”、“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打手歌”入韵,并绘“左右虚实图”二幅,“论虚实开合”等。 郝为真郝为真,名和。永年城里人。生于清朝末年(1849年)卒于民国初年(1920年),他体貌魁

3、伟,敦厚强毅,深嗜武技,及观李亦畲打手,遂改从亦畲专心学太极拳,两年余仅得粗迹,勤学苦练者六载。亦畲叹其诚笃,乃授之真诀,自此功力日进。当时爱武者都以拜郝为师学拳为荣,授徒逅布华夏。其拳技演为一派(曾一度称为郝派)。其所传架子,系将武李氏所传架子加开合,按一至四呼发口令,以便领导学生集体学习。生平无著作,现有讲解“不丢不顶”和叙述其“练功之阶段”的感觉两篇纪录。他传子郝月如,徒弟有孙禄堂、李保玉、李圣端、李福荫、韩钦贤、张振宗等武林高手。由于创编了一呼四发的开合太极拳,使武氏太极拳得到进一步发展。郝月茹郝月如名文桂、郝为真大师次子(1877—1935),得家传

4、,善短打。1928年前在永年第一完全小学任武术教师。并兼任永年国术馆馆长,执馆任教。后应李保玉孙禄堂之约,赴南京、广东等地授艺,教拳终生,殁于南京馆舍:著有《太极拳十三要点论解》、《武式太极拳走架打手》,完善了武氏太极拳开合程序,为武氏太极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授徒颇多,传其子少如。郝少茹和翟维传郝少如字梦修(1907—1983),他生于太极世家,对太极拳的精要,能心领神会。1928年,随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沪宁杭名师林立,少如二十三岁独闯上海滩,他一生勤奋,桃李满园,少如的太极拳识渊博,以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驾驭着精湛的拳艺:他不仅能正确地解释王、武、李三家

5、拳论中每一字的含义,而且能将其精华演练得淋离尽致。是表里俱精,素负盛名的一代名师。翟维传,男,1942年出生,河北永年县广府人,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太极大师,自幼习武,从师于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魏佩林、姚继祖二位宗师门下,习练武式太极拳系列至今。授拳之余,翟先生为推广武式太极拳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其中有30余篇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华武术》、《武林》、《武当》、《少林与太极》、《中国太极拳》、《武魂》、《太极》、《太极名家谈真谛》《武当武术探微》等刊物中。扩展阅读:中国国际太极拳网【tjqtn.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