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ID:10561118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_第1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_第2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_第3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_第4页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关键词: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群体事件/利益冲突内容提要: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机制的转变,社会冲突层出不穷。对社会冲突呈现的特点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冲突,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虽然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载,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型。这种转型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的大转变、大调整引发了诸多的社会冲突。认识和分析这些冲突,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正本清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2、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冲突的新特点  社会转型,是一种由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现代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转型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快速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使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元化,许多潜在的社会冲突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新的冲突形式不断出现  1无直接利益冲突增加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物质利益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无直接利益者的加入而产生的一种继发性冲突。一般来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参与者大多和冲突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他们之所以参与其中,只是借机发泄一下淤积于心中的

3、不满情绪。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大量出现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表明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这一关键时刻,伴随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的进程,而且由于各种问题长期的叠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情绪异变[1]。  2群体性事件频发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其特征是:群体性、组织性、仿效性、破坏性和反复性。  现有的群体性事件,一般呈现为三种形态:一种是无诉求、无组织、多带有情绪宣泄的集体行为;另一种是有明确诉求目的、组织化程度较高的集体行动,其中有的事件因其持续时间较长、组织化程度高一些,已见社会运动的端倪;第三种形态是,冲

4、突起初是目标明晰的集体行动,但随着无关人员的参与,逐渐演变为没有目的而仅是发泄愤恨情绪的集体行为,整个事件表现为两种形态的混合体。[2]  近期以来,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和群众赴京上访上升幅度大,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北京和其他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据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由于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因此处理难度较大,须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5、 3表达方式多元化  面对冲突,民众和政府都在极力避免直接对抗方式,努力探索更文明、有效的表达方式。就民众来说,一方面,他们希望以无组织、有规矩的和平抗议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也力求尽可能做到不违背现有的社会规制。因此创造了“散步”、“购物”、“集体喝茶”、“集体休息”等形式。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宽容。这也证明民众是可以和政府理性互动的,双方都在其中学会妥协,学会良性互动。在很多地方,警察也表现得很克制,无论是在上海、成都和重庆,还是广州、深圳和海南[2]。  (二)利益冲突占据主导地位  利益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它是人类社会

6、一切冲突的最终根源,也是所有冲突的实质所在。随着社会管理方式和机制的根本转变,阶层、群体和组织不断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权利和利益意识被不断唤醒和强化,在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利益获取过程中,某些强势群体与集团,运用不正当手段,在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基础上获取利益,结果是各种社会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一群体或集团身上,从而导致社会冲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

7、。利益冲突,依然是这一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正如孙立平所说:“从当前的情况看,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3]  (三)冲突双方呈现非对抗性  科塞把冲突分为直接的现实冲突与非直接的间接冲突。他认为,群体越是在现实的问题上发生争端,他们就越有可能寻求实现自己利益的折中方案,因此冲突的激烈性就越小;群体越是在不现实的问题上发生冲突,在冲突中激起的情感与介入的程度就越强,因此冲突就越激烈[4]。  当前中国社会冲突的性质基本上还是以经济领域的利益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