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ID:1056845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_第1页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_第2页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_第3页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_第4页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高职学院教师激励的研究论文关键词:高职学院 教师 教师激励 组织文化  论文摘要:教师激励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而以高职学院教师为对象的探索尚且不多。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访谈和问卷技术,对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职称的教师在各个激励因素上的差异,提出了高职学院教师未来激励机制的设计。  一、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因素调查与归因分析(一)调查的对象与范围本研究以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和潍坊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中选取自愿参加调查的教师298人,其中

2、男教师154人,女教师144人,用情绪的五点量表测得当时教师的情绪稳定,适合于进行调查工作。(二)调查方法调查法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和问卷法等。其中访谈法,是研究者事先拟订一定的问题同被试者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问卷法则是运用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心理状态的方法。(三)问卷的编制与施测首先,运用访谈法收集问卷的题目,确定要测量的变量;其次,根据访谈以及以往的研究制定

3、开放式的问卷,依据赫茨伯格的“工作享受法”,向这三所高校的298名教师发放问卷298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78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回收率为93.2%o通过开放式问卷获取的信息以及访谈的结果,特别是参照以往“青年需要结构问卷”模式(黄希庭),我们进行封闭式问题的制定,编制了高职学院教师激励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环境激励和社会激励。这一问卷共包括16个问题,每个问题用五点量表记分,其中,1代表重要,5代表不重要。问卷的人口学变量为:性别、年龄和职称变量。将问卷向山东省三个高职学院发放问卷227

4、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为90.3%o(四)调查结果与归因分析运用SPSSII.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述如下:1.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高职学院教师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环境激励、社会激励各维度上平均得分分别为:1.63,1.75,1.61,1.960环境激励的得分最低,这说明高职学院教师非常重视工作环境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是其努力工作的重要前提,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处于首要的位置;其次是物质因素,也是历来激励教师积极向上的主要因素,可见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物质

5、激励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次,是精神激励方面,在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物质保证后,追求一定的精神要求,是高职学院教师激励又一特色;处于最后一位的是社会激励,由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性,教师跟社会的联系较少,致使受到社会关注或者要求社会关注的呼声不是很强烈,而现在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教师需要社会支持或者关心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2.不同性别的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在物质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62,1.65;在精神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85,1.63;在环境激励这一维度

6、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67,1.55;在社会激励这一维度上,男、女教师平均得分分别为1.78,2.180对高职学院教师各个激励维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在物质激励维度上,t(203)=-0.44,P>0.05,男女教师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在精神激励维度上,男女教师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t(203)=2.74,P<0.05;在环境激励上,t(203)=1.79,P<0.05,男女教师也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社会激励维度上,t(203)二一3.66,P<0.001,男女教师出现了极其显著性差异。从上述结

7、果可以看出,男女教师对物质的追求差异不明显,因为这是他们立身之本,继续工作或努力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在精神激励维度上,男女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显著的,这可能与男女的性别角色对该问题的认同有关系,女同志比较感性,对精神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而男同志就比较理性一些,对精神方面的激励会比较理智地来看待;在环境激励方面,男女教师的差异也是比较显著的,因为女同志特别注重环境的舒适以及和谐,比如办公室的环境、和谐人际氛围等等;但是,在社会激励这个因素中,男性的要求显著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希望得到社会认同以及希望在社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的要求更强烈,这与

8、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有联系的,男性就要在社会中凸现,参与各种社会体面性的工作。3、不同年龄的高职学院教师在激励各个维度上得分在物质激励这一维度上,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60岁教师平均得分为1.53,1.69,1.70,2.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