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ID:1057301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_第1页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_第2页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目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心理冲突增多,承受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学业竞争,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成长的烦恼”渐趋凸显。以上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威胁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此,社会有识之士呼吁加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

2、镇及农村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1/vie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源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

3、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  (

4、四)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咨询面谈、角色扮演、班级小组讨论、建立心理档案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问题是制约

5、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  (三)创设符合教育对象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正在茁壮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学校和家庭环境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或家庭中度过,学校和家庭环境与气氛塑造着他们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和家庭本身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

6、的根源,不管采用何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有安全感,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减少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出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营造宽松的氛围。置身于宽松氛围的每个成员的心理此时此地应是放松的、自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不必受太多的拘束。  2.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交往是人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之一。不善交往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困扰。学生在广泛的交往中可以感受时代的脉搏,

7、体验友情的美好,懂得协作的重要。  3.开展公平的竞争。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  (四)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热�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

8、格和智能进行训练。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学科中同样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在物理、化学的演示中,可以安排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